时间:2017-08-08 15:45:20
1、选择题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家”的代表。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表现在( )
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
B.“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把天理与人性有机结合,“存天理,灭人欲”
2、选择题 王阳明的弟子董梦石出游回来说:“见满街都是圣人。”王阳明说:“此亦常事耳,何足为异。”下列能够体现王阳明这一思想的是
A.“格物致知”
B.“万物各得其理然后和”
C.“人人同具良知”
D.“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3、选择题 “尧舜之道无他,耕耨是也,桑蚕是也,鸡豚狗彘是也。”下列观点与本材料作者观点相似的是( )
A“克己复礼” B“穿衣吃饭,即是伦理”
C“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 D“存天理,灭人欲”
4、选择题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共同点包括
①反对君主专制统治?②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③彻底批判传统儒学的思想体系?④主张彻底推翻封建统治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综合题 (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
材料二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
材料三 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世之君子必曰,“有公而无私”,此后代之美言,非先王之圣训。 ——顾炎武
请回答:
⑴据材料归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三位思想家对人性认识的共同点。(2分)
⑵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上述认识产生的社会根源。(4分)
⑶指出上述认识给我国经济思想带来的变化。(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