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15:29:09
1、判断题 “所谓正义,主要地不是关于实际规则的对或错。人类的正义,是要求同样的事情,按同样的规则来处理,而且,这种规则应能适用于一切人,适合于一切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这是古罗马的法律谚语。这一谚语被欧洲人再次广泛宣扬是在( )
A.文艺复兴中
B.宗教改革中
C.光荣革命中
D.启蒙运动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干材料中“适用于一切人”体现了启蒙运动中“人人平等”的原则,因此应选D项。其余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什么是世界史?”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人们却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 ?
材料一: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主要记述希波战争希腊人的胜利,但涉及地中海及以外广大地区,这是希腊人已知的世界史。司马迁所著《史记》,主体是中国,但涉及范围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这是中国人已知的世界史。?
——根据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材料二:从十八世纪启蒙时代起,(世界)历史研究注重国别史(将世界各国历史汇编成世界史),而不注重人类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
材料三:“(世界)历史自身是复杂众多的统一整体,它的各部分互相联系着,互相依靠着,互相制约着”。?“我们不能把国别史之和看成世界史。”?
——周谷城?
材料四:学术上的苏联话语和中国政治上的革命话语相结合,决定了我国20世纪60—70年代的世界史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和特征:各国各时期的革命史、资本主义殖民侵略史、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成为世界历史研究的主要领域。?
——刘新成、刘文明《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六十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希罗多德与司马迁的“世界史”有何共同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古代的世界史相比,18世纪的世界史有何发展?概述发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了何种史观?请结合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发展情况论述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国别史之和看成世界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请分别用材料三的史观和材料四的史观阐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特点:以本国(地区、文明)为中心;都是局部世界(已知世界)。原因:分别是东西方文明的中心;认识的(历史的)局限性;全世界还处于隔绝状态,未形成整体。
(2)发展:范围更广;体现了国与国平等;民族国家意识兴起(或民族主义的兴起)。原因:新航路开辟;启蒙思想家宣扬平等观念;宣扬民族主义。
(3)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政治:国际政治制度化、法制化,联系更紧密。经济:经济全球化(区域化、集团化)。科技:交通、通讯、互联网技术进步,联系加强。
(4)指导思想:以阶级斗争为纲(或革命史观)。整体史观: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革命史观: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帝国主义侵略战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尽管绝大多数的法国启蒙思想家都把“开明君主制”奉为理想的政治模式,但他们中却有一人不以为然。这位提出了启蒙时代最激进的政治主张的启蒙思想家是
[? ]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狄德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主要有(?)
①以理性为核心,抛弃了人文主义。
②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高度。
③不披任何外衣,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主张,比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人文主义更彻底、更鲜明。
④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以法治国等,为未来社会设计了明确的政治蓝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ABCD选项结构来看,①②③④中至少三个是对的。用排除法,①以理性为核心,抛弃了人文主义不对,因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潮是理性主义。这是对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而非抛弃,排除①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历史事实(史实)、历史解释、历史观点等。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商朝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殷墟
B.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C.孔子,名丘,字仲尼,系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也
D.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依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必须分清题中所涉及的三个概念才能做好本题。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或作用)定位,即“是什么”的问题,如本题的B、C两项;历史解释必须对历史人物或事件作出主要的较准确的功能性定位,即“有什么用”的问题,如本题的A项;历史观点不仅要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做出准确的功能性定位及定性,更带有强烈的主观评判色彩,即“是什么性质,有何积极和消极影响”的问题,如本题的D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