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7-08-08 15:15:5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金人入主中原到元人统一全国,异族的音乐大量流入,汉族地区原有的音乐便与这种外来音乐相结合,产生新变,同时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歌词,这就是所谓“北曲”,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元曲”。其后,这种曲子一面用于杂剧,成为剧中的唱词,一面作为独立的抒情乐歌,也就是“散曲”。?
——引自《中国戏剧发展简史》
材料二?元蒙统治者废除科举制度,不仅断绝了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可能,而且把他们贬到低下的地位。这些修养颇高的文化人,被沉入社会底层。在疏远经史,冷淡诗文的无可奈何之中,他们只有到勾栏瓦舍去打发光阴、去寻求生路。于是,新兴的元杂剧意外地获得一批又一批的专业创作者。这些落魄文人共同创造着中国戏剧的黄金时代。与从前的偏于抒发主观心绪意趣的诗词不同,元杂剧以广泛反映社会为已任。显然,这是由于作家们长期生活于闾巷村坊,对现实有着深切了解和感受的缘故。?
——引自《中国戏剧发展简史》
材料三?元统一全国后,由于南方城市经济的固有优势,北方杂剧作家纷纷漫游或迁居南方,南方籍文人也纷纷染指杂剧创作。大致到大德末年以后,杂剧创作活动的中心逐渐由大都转移到杭州。?
——引自《中国戏剧发展简史》
材料四?元杂剧在城市经济发达的南方未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杂剧虽然在元统一以后成为全国性的文艺样式,但它毕竟原产于北方,和北方的方言、音乐、民俗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杂剧创作的中心转移到南方以后,对它的继续生长必然有所不利。虽说杂剧作为主要戏曲种类的地位一直延续到明代前期,但它最后还是被从南戏发展起来的传奇所取代,这和地方文化的背景显然有很大的关系。?
——引自《中国戏剧发展简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散曲”产生的原因有哪些?(不得抄原文)(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元杂剧”发展的原因。(不得抄原文)(2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元杂剧”创作中心转移到南方杭州的主要原因。(3分)
(4)根据材料四,分析元杂剧在南方“未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的原因有哪些?(2分)根据四则材料,说明什么是“元曲”?(2分)



2、判断题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的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
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专门以乐舞为业的艺人
C.明清时期,戏曲艺术开始走向成熟
D.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3、判断题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这一现象说明戏曲
A.是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B.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
D.为文人写作提供素材



4、判断题  
下图是我国某一剧种的脸谱。该剧种与中医、国画并列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与此脸谱相符的剧种是? (? )

A.越剧
B.元曲
C.京剧
D.黄梅戏



5、判断题  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脸”表示
[? ]
A.凶猛残暴?
B.奸诈狡猾?
C.忠勇正义?
D.?刚直果敢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