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08 13:56: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董仲舒政治思想的保守性主要体现在
A.“大一统”思想
B.“省徭役,宽民力”
C.三纲五常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判断题  唐朝时期诗人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经历,这说明唐朝时期
[? ]
A.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B.儒学出现危机
C.佛教取得统治地位
D.道教的发展



3、综合题  (18分)材料一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6分)
(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6分)
(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4、选择题  下列古代思想家生活在同一性质的社会的是
①孔子   ②老子   ③荀子    ④苏格拉底   ⑤普罗泰戈拉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5、选择题  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的人是( )
A.程颢
B.程颐
C.朱熹
D.王阳明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