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7-08-08 13:39: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 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乙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儒学发展过程的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这是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和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之争,即历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甲方是陆九渊的心学,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宣扬“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即为“发明本心”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则主张“致良知”就可得到天理,反对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乙方即朱熹的理学,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认知论上提出“格物致知”。为朱熹观点;BCD是王阳明的主张;故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理学的成熟与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材料“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可以看出王阳明的主要主张在于四民要“正心诚意”,故选D;ABC项都对题干的曲解,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守仁的理学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紫禁城”的称法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的伦理观念。“紫”代称皇帝,它的含义是
[? ]
A.爱民如“子”
B.大红大“紫”
C.“紫微(星)正中”
D.永享福“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派别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国家大一统?
C.富国强兵
D.社会现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中西方早期人文精神各有鲜明特色,其中包括:中国主张在人的德性基础上建立礼乐社会;西方主张判断万物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下列各组思想家中,其思想符合上述特色的是
A.孟子苏格拉底
B.孟子普罗塔戈拉
C.墨子芝诺
D.韩非子塞内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古代东西方思想的比较。解答此题关键是把握时间“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及管件材料“中国主张在人的德性基础上建立礼乐社会;西方主张判断万物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据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孟子的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智者学派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