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主要经济政策》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8-08 13:28: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史记·货殖列传》:“由是观之,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岂所谓‘素封’者邪?非也?”该材料反映出
A.战国到西汉前期商品经济活跃
B.巨商地位很高,超过了王侯
C.司马迁具有重农抑商思想
D.西汉政府据此实行了盐铁专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的大体含义是:善于经商者能集聚大量财富,而后世不肖子孙也易将财产散尽;巨商大贾能享受充裕的物质生活,虽非名义上的王侯而事实上与真正的王侯无异,所以由此不难得出汉代之前商品经济的活跃造成了商人的社会生活境遇远远超越了贫民,这也是事实上对“士农工商”地位的否定,所以答案选A,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C D两项材料并未直接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清前期实行“摊丁入亩”赋役改革有利于?(?)
A.人口自由流动
B.土地兼并
C.稳固自然经济
D.减轻地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基本经济政策。中国古代朝廷一直奉行此政策,但商业经济仍不断发展,其原因是?(?)
A.生产力的不断进步
B.从商容易致富
C.政府没有具体执行此政策
D.商人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其内容很丰富,但其中却没有记载商品贸易活动,这主要是因为
[? ]
A.作者持重农抑商的思想
B.南北方商品贸易活动遭破坏
C.总结的是北方畜牧业的生产经验
D.庄园经济发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将以求利,各有所向,执而留之,非人情矣。且纳课于官,彼此一耳。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
(太祖)赦中书省曰:“朕初以边戍馈饷势民,命商人纳粟,以浙淮盐偻之,盖欲足军食而省民力也。令既数年所输甚薄,军饷不供,岂盐价太重.商人无所利而然欤?尔中书其议减盐价,俾输粟于西河、梅川,庶粮饷可给而内地之民省挽运之劳。”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太祖对商人的态度。(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如何认识明初的重农抑商政策。(8分)


参考答案:(1)扶持商人;保护商人;利用商人;(6分)
(2)重农抑商是基本政策,重视农业,防止弃本驻末.(8分)
一定程度上保护商人,为特殊需要利用商人,保证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妨碍商业的正常发展.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重农抑商政策。第(1)问主要考查明太祖对商人的态度。根据材料“非人情矣”“追其俸以偿商人。” “军饷不供,岂盐价太重.商人无所利而然欤?”等关键句,概括得出答案。第(2)问考查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要一分为二。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