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7 23:27:59
1、判断题 “公车上书”提出,当时救亡图存的上策是
A.“迁都定天下之本”
B.“变法成天下之治”
C.“下诏鼓天下之气”
D.“练兵强天下之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为康有为《公车上书》所写,内容为“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而已”,根据维新派的根本主张是维新变法以挽救民族危之的基本特点分析,此题很容易选对B项。ACD项都是康有为所提出来的对策,都是权宜之计。
点评: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的理论成果是
A.新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新民主主义
D.邓小平理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世纪末,“天演”、“物竞”、“天择”、“淘汰”等术语在中国流传并渐成爱国志士的口头禅。与这些术语的出现密切相关的近代思想家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图片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
A.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地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甲午战后,在京参加应试的康有为联络的并非各省官员,而是各省的举人,因此参加者错误,故选C。其他各项都正确。
点评: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运动是标志着维新变法由思想发展成为行动。此外,还要掌握维新变法的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议会政治。但是为了减少阻力,采用托古改制的方式。虽然失败,但是依然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