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新思想的萌发》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二)

时间:2017-08-07 21:51: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辩,其核心是

[? ]


A.根本目的之争
B.治国方略之争
C.新旧道德之争
D.政治体制之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先进分子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A.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B.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C.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对象
D.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有力工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对待孔子的不同态度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国的深远影响,无论是利用还是坚决清除都是以宣传资产阶级文化为出发点的。故选A。B项错误,不符合维新变法;C项不符合维新变法;D项错误,儒家学说提倡社会变革的提法并不准确,这只是康有为的宣传策略。
点评:维新变法与新文化运动都与孔教有关,反映了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之深。康有为借孔子的权威宣传新法;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反对旧道德,在运动中提出了达到孔家店的口号。具有明显的偏激性。其实,对待传统文化要吸其精华,弃其糟粕,推陈出新,辩证的看待。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对中国近代史上“西学东渐”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②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重要动力之一 ③阻断了中国的独立发展道路和社会进步 ④本质是封建文化与资 本主义文化的斗争与融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方式有?(?)
①建立新式学堂? ②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③派进修生出国深造? ④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④是清朝“预备立宪”时的行为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4分)近代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变迁相互作用、相互推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官僚……设置了一大批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学校,如京师同文馆(1862年)、福建马尾船政局附设的船政学堂(1866年)、天津电报学堂(1879年)、武备学堂(1895年)和南京陆军学堂(1895年)等。
——白莉、汪刘生《中西文化冲突与教育价值取向》
材料二?梁启超认为:“今时局变异,外侮交迫,非读万国之书,则不能通一国之书。”……他还具体指出,“今中学以经义掌故为主,西学以宪法官制为归。”他所注重的“中国经史大义”……实际上是经过康有为改造,并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的“公羊春秋”学说。(时务学堂)培养的大批人才如林圭、李炳寰、蔡锷、唐才质等,有的成为维新运动的中坚,有的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骨干。特别是它促成了湖南各地新式学校的设立和书院制度的改革。
——《长沙时务学堂:开湘学之新风》
材料三?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足以形容之。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材料四?准此以定中国教育之方针,教于斯,学于斯,吾国庶有起死回生之望乎?依此方针,说其义于下方:(一)现实主义。唯其尊现实也,则人治兴焉,迷信斩焉。(二)惟民主义。以人民为主人,以执政为公仆者也。(三)职业主义。现实之世界,即经济之世界也。……今之教育,倘不以尊重职业为方针,不独为俗见所非,亦经世家所不取。盖个人以此失其独立自营之美德,社会经济以此陷于不克自存之悲境也。
——摘编自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1915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教育的进步与不足,并据此概括其特点。(3分)
(2)据材料二,指出时务学堂在教育观念上的重大突破及其积极影响。(4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当时北京大学的办学宗旨。据材料四,概括陈独秀主张的教育要义。(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教育发展变化的认识。(3分)


参考答案:(1)进步:向西方学习;不足:仅限于科技、军事、语言等领域。(2分)特点:中体西用。(1分)
(2)突破:力倡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2分)积极影响:推动了政治变革和近代教育的发展。(2分)
(3)宗旨:兼容并包,思想自由。(1分)要义:现实主义,民主,职业训练、振兴实业。(3分)
(4)民族危机的刺激,东西方文化冲突、交融推动教育价值取向的变化;由关注器物、科技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逐步深入;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3分)


本题解析:(1)据材料回答,答案就在材料中。由题干中“如京师同文馆(1862年)、福建马尾船政局附设的船政学堂(1866年)、天津电报学堂(1879年)、武备学堂(1895年)和南京陆军学堂(1895年)等。”可知,教育的近代化是向西方学习,但是开设的学校限于科技、军事、语言等领域。关于特点总体上体现洋务运动的特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教育观念上的重大突破从材料中“有的成为维新运动的中坚”,可知维新运动学西方上升到制度层次,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关于积极影响通过材料中“特别是它促成了湖南各地新式学校的设立和书院制度的改革。”可知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和中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
(3)概括北京大学的办学宗旨,审题可知答案就在材料中,并结合所学可知宗旨是兼容并包,思想自由;陈独秀主张的教育要义,通过材料中“(一)现实主义(二)惟民主义(三)职业主义。”可知现实主义,民主,职业训练、振兴实业。
(4)材料一体现了民族危机的刺激呼唤着教育的改革,材料二三体现了维新派和激进派对教育近代化的想法以及尝试,政治的近代化可以推动教育的近代化,反之,教育近代化也可以推动教育近代化。还有由关注器物、科技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逐步深入,而在其中都渗透着教育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