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8-07 21:29: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

[? ]


A.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互相厮杀
C.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D.分封制遭到破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孔子说过:“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而到了他生活的春秋后期,甚至出现了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的情况。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①强大起来的诸侯纷纷改称“王”②地方势力在自己的封地内有很大的独立性
③随着社会发展,血缘关系逐渐松弛④周朝都城频繁迁徙使诸侯大夫人心不定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这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球环境的巨大差异
B.人口素质的巨大差异
C.思想文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
D.经济活动方式的显著不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秦时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福建地域上主要有闽中郡,当时福州属闽中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②郡守是闽中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③闽中郡有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④福州是闽中郡郡守的封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因此③④说法不正确,①②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
点评: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但两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其一,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其二,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其三,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央对地方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权力的大小。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汉朝初期,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为限制宰相权力而采取的措施是
A.设置御史大夫
B.建立“中朝”机构
C.尚书令代替丞相掌握了行政权
D.设置刺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汉武帝削弱相权的最主要措施是建立起“中朝”决策机构,剥夺了宰相的决策权,使“三公九卿”成为“外朝”执行机构。御史大夫在秦朝就已设立,刺史的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郡国高官,尚书令是中朝决策机构中的主要官吏,不掌握行政权。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