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7 21:19:48
1、判断题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这句诗突出反映了唐朝扬州的繁荣。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扬州位于南北交通要冲
B.江南物产大多在扬州集散
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安史之乱使长安、洛阳满目荒凉
2、判断题 《诗经·卫风·氓》中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青年男女恋爱完全没有自由
B.商品交换仍然存在实物交换形式
C.父母不再干预子女婚姻
D.封建纲常礼教严重束缚人们思想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北宋到南宋初,为了对商人征税,各地在税务官下设立“专栏”,对商旅进行严格的盘查。高宗绍兴年间,长江沿岸的税务增加栏头,对商旅进行非法缴租……税务专栏人员下面还有许多打手,“设弓罗箭,如待寇至”,商旅一到,他们就大打出手,在正常商税之外另有勒索。
材料二?南宋之时,不少人已逐步改变了以前人们把工商业称作末业的看法,而认为“士农工商四者皆百姓之本业”,并说这是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不可改变的事实。?
材料三?北宋熙宁年间,岁入缗钱六千万,南宋熙丰年闻为六千五百三十万缗,略高于北宋。北宋庆历中,每年商税收入为一千九百七十万缗,熙丰年间更多一些,约占缗钱的三分之一。?——《简明宋史》
请回答:
(1)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2)材料二的观点说明了什么?
(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的认识。
4、判断题 (13分)由于中外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不同,各自的广告发展史也具有不同的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宋代,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利用招牌、幌子、酒旗、灯笼等进行的促销活动各显其能,且随着大店铺的出现开始出现新的广告形式——门匾。从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就可看到诸如“赵太丞家”、“杨家应症”和“王家罗匹帛铺”等招牌门匾。……历史资料证明,现存上海博物馆的“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印刷铜版,整个版面图文并茂,既有店铺标记,又宣传了商品的质量和售卖方法,信息量大。印制精良的广告纸用作包装,走进千家万户。这些都是相当珍贵的宋代广告印刷史料。
材料二?1902年世界上最早开办广播电台的美国商业电台开始播音。继美国之后,其他国家也相继建立了广播电台。这些电台都设有商业节目,主要播放广告。30年代,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设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美国也在1941年有了商业电视播出。此外,各种博览会也成为重要的广告形式。
材料三?以增长率来看,1976—1980年间,全球广告增长最快的为西欧,增幅为152%,其广告费用也由原来的占全球广告市场的21%上升为28%,其次为亚洲区,增幅为125%,市场比率也由10%上升至12%。但美国及加拿大在世界广告市场上的比重下跌,由1976年的68%降至1980年的52%。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外广告简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宋代商人为促销产品采取了哪些方式?(3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广告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变化的原因。(3分)
(3)从材料三看,全球广告的发展情况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2分)
(4)以上广告业的发展说明了什么?(2分)
5、判断题 “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入黄河,又自黄河人汴水,循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运河故道,引汴水入泗水抵淮水。”这是对古代某段运河开凿的描述,它指的是
[? ]
A.灵渠
B.广通渠
C.邗沟
D.通济渠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