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维新思想》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十)

时间:2017-08-07 20:51: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19世纪初期,日本最大的封建主是
A.天皇
B.将军
C.大名
D.武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天皇是名义上的国家最高统治者,但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将军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1/4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甲午战后,清政府的节支增收措施(  )
A.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危机 
B.减少了清政府的支出
C.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D.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甲午战后,为缴付对日巨额赔款,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造成财政危机日益严重,对此清政府采取了一些节支增收的措施,但这些措施不但没有挽救危机,反而使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三年来,泰西专以中国说,报章议论,公托义声,其分割之图,传遍大?地,擘画详明,绝无隐讳”。?
——《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2:“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3:“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回答:
①材料1、2两则上书出自谁手?依据材料1、2说明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上书的?反映了什?么政治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材料3结合课本知识分析作者政治思想有什么特点?应如何加以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康有为。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要求实行维新变法,以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
②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进步性:体现了要求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局限性:反对顽固守旧思想,但不敢正面对抗,而是借用孔子名义,并企图把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结合起来,反映了其阶级本质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
B.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发展
C.先进知识分子大力传播西学
D.鸦片战争导致清朝政府的惨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
[? ]
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
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
C.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
D.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