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6 00:50:36
1、综合题 (30分)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发展,在延续本身的传统、显示多元化和多样性特点的同时,推动着全人类文化的共同进步。请根据分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组:孔子和董仲舒 B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C组:李鸿章和曾国藩 D组:梁启超和孙中山
E组:李大钊和陈独秀 F组: 毛泽东和邓小平
(1)A组人物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什么突出的贡献?(4分)
(2)与A组人物相比,B组人物的思想发生了什么新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源是什么?(4分)
(3)指出C、D两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4分)他们的指导思想有何不同,为什么?(4分)
(4)促使E组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4分)
(5)F组人物在“走自己的路”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上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8分)
(6)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转型呈现出“传统文化现代化,西方文化本土化”的趋向。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2分)
参考答案:
(1)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2分)
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接受,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2分)
(2)B组人物对传统儒学提出了批判(出现反传统思想)(2分)
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分)
(3)C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分)
D组资产阶级思想(或资产阶级政治学说)(2分)
C组人物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D人物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2分)
两组人物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2分)
(4)改良和革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2分)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2分)
(5)毛泽东:毛泽东思想,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4分)
邓小平:邓小平理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4分)
(6)全盘西化不行,全盘传统化也不行。应该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开拓创新;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分)
本题解析:此题虽然问题比较多,但是难度不大,都是对基本的历史知识的考查。(1)孔子和董仲舒的主要贡献要从他们的主要活动方面进行分析。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创立了儒家学派,为后世儒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董仲舒则是在汉代初年创造性的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新儒学。为儒学增加了新的内涵。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接受,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2)B组人物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他们生活在新的时代,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继承。他们反对宋明理学对人的束缚,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这样的思想是适应了当时的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封建制度进入衰落阶段的在思想上的反应。(3)CD两组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涉及到不同的方面。C组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兴办了一大批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组人物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梁启超等人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孙中山主张推翻清政府,但是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4)李大钊和陈独秀由向西方学习转而向俄国学习,主要是原因在于向西方学习不管是学习技术还是学习制度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新的探索。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5)毛泽东和邓小平在走自己的路的过程中创造性的贡献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分别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6)此题是开放性的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戊戌变法;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贡献。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是明末清初批判君主专制,具有初步启蒙意识的进步思想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是明末清初批判君主专制,具有初步启蒙意识的进步思想家。但是李贽是处在明朝中期。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的思想、明清批判思潮(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图是一副“光盘”行动的宣传画,下列人物会对该画大力宣传的是
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孔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画中的“光盘”行动寓意为勤俭节约,结合所学知识战国时期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节用节葬,所以漫画体现了墨子的观点,所以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墨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李贽对下列发生的事执反对意见的是( )
①对中国民间的四大爱情悲剧(梁祝、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的主人翁的遭遇愤愤不平
②对孔子的盲目祟拜
③对道学家的虚伪“阳为道学,阳为猪狗”
④武则天以女性身份当皇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李贽批判道学家的虚伪,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含有②③的选项符合题意,①④则是李贽所主张的,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的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一理
B.确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可知是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料表明佛教主张内心的修炼以求摆脱红尘麻烦,同样的陆王心学也 主张通过内心的修养达到“明理”的境界。他们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其他三项主要属于程朱理学家的思想,而且与题干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陆王心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