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8-06 00:50: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有学者对某位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濂溪、康节、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国古代,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这种现象起始于
[? ]
A.秦
B.汉代
C.宋代
D.清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甲是一种天道和效法自然的思想,属于道家思想;乙强调等级秩序,属于儒家思想;丙主张节约浪费,属于墨家思想;丁强调整齐统一,属于法家思想,所以选B  
考点:百家争鸣
点评:本题把“穿衣”体现出来的人生态度和社会观同对诸子百家的思想的理解结合起来,立意较新。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温家宝总理指出:“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优秀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董仲舒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③
材料二?陈独秀在《宪法与孔教》一文中说:“孔教本失灵之偶像,过去之化石。”他还认为“孔教”与“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决不可相容。在1917年1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上,陈独秀又发表《再论孔教问题》,提出“且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
——邓绍基《文化论争与学人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若干论争的再认识》
材料三?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是融学术、纪念、文化、旅游、经科贸于一体的大型国际节庆活动,自1984年起,每年于孔子诞辰(9月28日)前后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8届。如今,以弘扬孔予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各类网站已达100多家;由中国孔子基金会等单位创办的《孔子研究》、《孔子与中国》刊物发行遍及世界各地,曲阜“三孔”已经被列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2010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在巴黎举办孔子文化周活动。山东省济宁市委秘书长李春兴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是传统文化的复兴,传统文化是根,将弘扬传统文化与孔子思想的精华和现代文明结合到一起,与以德治国和构建和谐社会联系到一起,才能给人们以启迪。”?
——新浪网文章摘编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的目的。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批判孔教的历史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举办国际孔子文化节的现实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的现代社会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目的:加强君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看待:“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扬弃。“五常”既有合理成分,也有封建成分,我们应当抛弃封建成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诚实守信,匡扶正义,遵守秩序,文明礼貌,是今天社会的迫切需要,“孝道”应当注入社会主义的道德内涵。
(2)历史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辛亥革命推翻帝制;袁世凯“尊孔复古”,复辟帝制,不得人心;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
(3)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创造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强。现代社会价值: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政治建设;和为贵思想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的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万物之本源,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当“天理”和“人欲”产生矛盾时,人们应克制自己的私欲,顺乎天理。反映了朱熹提出这一主张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的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