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6 00:35:10
1、判断题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称:“任何政府的正当权利,均由人民同意而产生”;法国大革命时期,各地人民组织自治政府,政权落入国民会议手中。该材料体现了
A.主权在民
B.三权分立
C.议会制度
D.社会契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任何政府的正当权利,均由人民同意而产生”说明政府的合法权力来自人民,因此材料强调的是人民享有主权,A项符合题意,B C D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点评: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著名的三大启蒙思想家之一,他的《社会契约论》积极吸收了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霍布斯的“社会契约”思想。所谓的社会契约就是认为国王统治民众,管理国家的权力来自于他和民众所签订的一份契约,其实也就是人民将权力授予国王。因此“社会契约”思想不仅体现了“人民主权”的观念,同时也能说明当国王统治不当时人民起来推翻国王统治的合法性,或者是人民革命的正当性。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的?运动。它丰富和发展了?
的内涵,更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的性质。
参考答案:思想解放、人文精神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欧的17至18世纪的启蒙运动,这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以来人文精神的进一步发展,在运动中鲜明提出了资产阶级的主张和勾画了未来蓝图,具有政治革命的性质,据此回答上面问题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我的命运就是生活在变动的乱世风暴之中,而你(指他的诗)也许会如同我们希望的那样,在我身后活得长久,将会遇上一个更美好的时代。遗忘的沉睡不会永远延续,当黑暗被驱散时,我们的后人会再次在先世纯粹的光芒照引下向前迈进。?
——彼特拉克《阿非利加》
材料2: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所以人民就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们的自由就是毫无理由的了。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3:中国近代军事学家、政论家蒋百里著《欧洲文艺复兴史》 后,梁启超评价说:“然则此书者,吾不敢径指为百里所得之曙光,然吾有以窥其求曙光?所由之路也。……吾证其为极有价值之作,盖述?而有创作之精神者也。”金宝山也以评论道:“蒋百里撰写的《欧洲文艺复兴史》是我国人士所撰有关文艺复兴的第一本著作。……蒋百里在文中提出的‘人之发见,世界之发见’两点,正是‘民主、科学’的生动注脚,符合时代精神。”
(1)材料1作者认为的“黑暗”是指什么?指出“先世纯粹的光芒”的含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2)卢梭被称为是一个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启蒙思想家,据材料2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
?
(3)材料3中的评论者认为?文艺复兴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他们又是怎样认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的?
?
参考答案:(1)黑暗是指封建教会的腐败、专制和中世纪神学观念。含义:古希腊、罗马精神的重生。情感:追求人性的解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向往。
(2)认为自由是天赋人权,不仅人们不应当自己抛弃它,任何人也不可侵犯,并应以契约保障。主权在民。
(3)作用:对近代先进的中国人解放思想、寻求救国道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认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是民主、科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
法律乃公意的行为;我们既无须问君主是否超过法律之上,因为君主也是国家的成员;也无须问法律是否会不公正,因为没有人会对自己本人不公正;更无须问何以人们既是自由的而又要服从法律,因为法律只不过是我们自己意志的记录。
……
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的全体最大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可以归纳为两大主要目标:即自由与平等。自由,是因为一切个人的依附都要削弱国家共同体中同样大的一部分力量;平等,是因为没有它,自由便不能存在。?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十八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们,也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所给予他们的限制。
——恩格斯《反杜林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作者的主要思想,这些思想在历史上产生过什么重要影响?请举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启蒙运动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思想:社会秩序是建立在约定基础之上的神圣权利;法律是公意的行为,是人们意志的记录;立法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自由和平等。影响: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如启蒙思想为即将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激励着亚洲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如辛亥革命前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法国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传教士告诉我们,那个幅员广漠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但是我不晓得,一个国家只有使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还能有什么荣誉可说呢。加之,我们的商人从没有告诉我们教士们所谈的这种品德;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商人们所说的关于那里的官吏们的掠夺行为……在那个地方的一切历史里,是连一段表现自由精神的记录都不可能找到的。那里除了极端的奴役之外,我们将永远看不见任何其他东西……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判断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1.5亿人生命财产的绝对主宰,他一人的圣,意便是法律。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帝国(指中国)最早时代,便允许人们在皇宫中一张长桌上写下他们认为朝政中应当受谴责之事,这个规定在公元前2世纪汉文帝时已经实行……这一重要事实推翻了《论法的精神》中对世界上这个最古老的国家提出笼统含混的责难……他(中国皇帝)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最有权威的预言者;皇帝的御旨几乎从来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训……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
——伏尔泰《风俗论》
材料三 伏尔泰和其他启蒙思想家视中国为开明君主制的榜样,因为中国皇帝运用儒家的理性价值来治理国家。对一个被启蒙思想鼓励过的理想的开明君主来说,与绅士阶层一起商议国事是一个本质特征。伏尔泰相信中国儒家士大夫的文化精神可以作为欧洲社会伦理和政治的榜样……通过伏尔泰和其他启蒙思想家的努力,中国的道德和政治取代语言和历史,开始对欧洲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美]孟德卫《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
(1)根据以上材料,分别概括孟德斯鸠、伏尔泰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孟德斯鸠、伏尔泰思想的共同之处。他们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评价不同,但其用意相同,请指出其相同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伏尔泰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途径。他们两人都没有到过中国,你认为谁的观点更贴近中国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现状?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孟德斯鸠: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人民受到掠夺与奴役:伏尔泰:中国是开明君主制国家,实现了政治与道德的统一,它的政体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2)思想共同点: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理性。相同用意:通过批判或褒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来为自己的理论服务。
(3)途径:传教士、商人及旅行者在中国的见闻传人欧洲;中国经学、史书的译著在欧洲的传播。孟德斯鸠。理由: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理学压抑人性。伏尔泰。理由:明清以儒家仁政、德政思想治国,明清时期农耕经济发展到顶峰,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明代设置内阁,大学士参与商议军国大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