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8-05 23:56: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家”的代表。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表现在(  )
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
B.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把天理人性有机结合,“存天理,灭人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项“天人感应”和“大一统”,是汉代董仲舒的观点,故A项错误;B项“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为战国时期荀子所述,故B项错误;C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战国时期孟子所说,故C错误;把天理人性有机结合,“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的主张,故选D项
考点:朱熹的主张
点评:朱熹的主张有三点是常考点:其一,历史万物的本源;其二,格物致知;其三,存天理灭人欲,要把握三者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因关心环保议题,开拍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记录地球生态所将面临的浩劫,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面对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你认为中国哪一思想学派最能回应此议题?           (   )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荀子改造后的儒家思想包括哪些学派的思想成分(   )
A.儒家、法家
B.儒家、道家
C.儒家、墨家
D.儒家、法家、道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推动战国时期出现诸子百家竞相争鸣局面的根本因素是
[? ]
A.频繁的兼并战争?
B.井田制的瓦解
C.社会的大变革?
D.出现追逐利益的风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中国是一个文明传统悠久深厚的国度,又是一个广土众民的国度,其文化的时代性演进和地域性展开呈现婀娜多姿的状貌。读图,下列思想与地域的搭配中,正确的是

A.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B.安时而处顺,哀而不能入也
C.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以赏罚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发生的中国大战役判断当时处于战国时期。注意把握“其文化的时代性演进和地域性展开呈现婀娜多姿的状貌”。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是墨子的思想,“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是孟子的思想。儒墨都产生于山东。“安时而处顺,哀而不能入也”是庄子的思想,产生于楚国。“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以赏罚”是韩非子的思想。A是秦国的统治范围,秦国的治国理念是法家思想,排除AC。B是魏国,C是楚国,产生了道家思想,“安时而处顺,哀而不能入也”,不符合,排除B。D是鲁国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所在地,重视教化和孝悌,正确。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诸子百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