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5 23:56:07
1、选择题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家”的代表。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表现在( )
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
B.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把天理人性有机结合,“存天理,灭人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项“天人感应”和“大一统”,是汉代董仲舒的观点,故A项错误;B项“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为战国时期荀子所述,故B项错误;C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战国时期孟子所说,故C错误;把天理人性有机结合,“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的主张,故选D项
考点:朱熹的主张
点评:朱熹的主张有三点是常考点:其一,历史万物的本源;其二,格物致知;其三,存天理灭人欲,要把握三者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因关心环保议题,开拍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记录地球生态所将面临的浩劫,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面对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你认为中国哪一思想学派最能回应此议题? ( )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荀子改造后的儒家思想包括哪些学派的思想成分( )
A.儒家、法家
B.儒家、道家
C.儒家、墨家
D.儒家、法家、道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推动战国时期出现诸子百家竞相争鸣局面的根本因素是
[? ]
A.频繁的兼并战争?
B.井田制的瓦解
C.社会的大变革?
D.出现追逐利益的风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中国是一个文明传统悠久深厚的国度,又是一个广土众民的国度,其文化的时代性演进和地域性展开呈现婀娜多姿的状貌。读图,下列思想与地域的搭配中,正确的是
A.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B.安时而处顺,哀而不能入也
C.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以赏罚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发生的中国大战役判断当时处于战国时期。注意把握“其文化的时代性演进和地域性展开呈现婀娜多姿的状貌”。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是墨子的思想,“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是孟子的思想。儒墨都产生于山东。“安时而处顺,哀而不能入也”是庄子的思想,产生于楚国。“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以赏罚”是韩非子的思想。A是秦国的统治范围,秦国的治国理念是法家思想,排除AC。B是魏国,C是楚国,产生了道家思想,“安时而处顺,哀而不能入也”,不符合,排除B。D是鲁国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所在地,重视教化和孝悌,正确。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诸子百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