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北魏孝文帝改革》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8-05 23:44:2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
[? ]
A.东周平王?
B.东汉光武帝 ?
C.曹魏文帝?
D.北魏孝文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时人描写孝文帝改革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财政收入大大增加? ②社会生产获得发展 ?③商业也有较大发展 ?④丝织业比较发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国家殷富,库藏盈溢”说明①②,“钱”、“绢”说明③④。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实质是
A.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不断交往的过程
B.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C.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D.中原先进文化向边疆扩展的过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实质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因为各少数民族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落后与汉族政权,所以在融合过程中其实就是自身封建化的过程。A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不断交往的过程是含义;B项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是在社会生化方面的表现;D项中原先进文化向边疆扩展的过程也是表现而非实质,故此题选C项
考点: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实质
点评:对于民族融合这一考点,除知道其实质外,民族融合的方式也是常考点,①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②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北方经济破坏,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从而使民族之间联系更加密切。③友好往来: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在和平的环境中,各民族人民频繁交往,使民族大融合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未断。④各族间的征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打破了各族原有的部落组织,有利于民族融合。⑤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下列措施中促进了北魏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是
[? ]
A、租庸调法
B、均田制
C、迁都洛阳
D、初税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中国历史上的北魏政权,系由?拓跋部建立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建立的政权有前赵、北凉,故答案A项不正确;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前燕、后燕、西秦、南凉、南燕,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北魏,故答案选择B项。女真族,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 ,1234年,蒙古人摧毁了金朝;1615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称汗建国,国号为"大金",史称后金,1644年满洲(女真)入主中原,建立清朝,故C项不正确。蒙古族,1206年,杰出政治家、军事家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 ,结束了草原上连年的部落战争。1206年春天建立蒙古汗国称帝,被誉为“成吉思汗”,1271年蒙古大汗国改名为大元国,或称“大元大蒙古国”,是为元朝的正式开始,故D项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北魏政权建立的少数民族。
点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中华文明的发展都做出自己的贡献。要注意在中国古代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