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主要经济政策》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7-07-31 15:04:0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封建地租重
B.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商品经济繁荣
D.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实质,C项表述的内容与题干内容意义相反, A、D两项是B项的表现,故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促成南朝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条件是:
A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B水利工程的兴修
C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传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属最佳选择题,B、D两项的表述是在A项这个前提条件下,更能充分实现的,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说两税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其主要依据是()
A.剥削形式的转换
B.征税标准的改变
C.人身控制的松弛
D.征税对象的扩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两税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是由两税法的内容判断得出的。两税法规定“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所以是“一大变革”,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2分)
清代海禁政策的产生、发展与开禁有其内在的原因,对当时、后来以及对整个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顺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敕谕浙江、福建、广东、江南、山东、天津各省督抚提镇曰:“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贸易者,……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物入官,本犯家产尽给告发之人。”
——《清世祖实录》卷一百二
材料二?“福建、浙江、广东、南京四省近海处各移内地三十里,令下即日,挈妻负子载道路,处其居室,放火焚烧,片石不留。民死过半,枕藉道涂。即一二能至内地者俱无儋食之粮,饿殍已在眼前。如福清二十八里,只剩八里。长乐二十四都,只剩四都。”
——《榕城纪闻》
材料三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七月,上曰:“边疆大臣当以国计民生为念,向虽严海禁,其私自贸易者何曾断绝?”……“先因海寇,故海禁不开为是,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令海洋贸易,实有益于民生”。“向令开海贸易谓于闽粤边海民生有益,若此二省民用充阜财货流通,各省俱有裨益。且出海贸易非贫民所能,富商大贾懋迁有无,薄征其税,不致累民,可充闽粤兵饷,以免腹里省分转输协济之劳。……故令开海贸易。”
——《清圣祖实录》
材料四 “内地贱菲无足轻重之物,载至番境皆同珍贝,是以沿海居民造作小巧技艺……,皆于洋船行销,岁收诸岛银钱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如广东澄海县,地僻人众,其地不足养年。“自展复(展界开海)以来,……扬帆捆载而来者,不下千百,高牙错处,民物滋丰,握算持操,居奇囤积,为海隅一大都会。” 又如,作为海上贸易港口城市的宁波,“自海禁既弛,鱼盐蜃蛤之利,遍被他郡,入尤过于力田。所谓刑罚罕用,衣食滋殖,正其时也。”
——刘凤云《清康熙朝的禁海、开海与禁止南洋贸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清朝颁布禁海令的原因。并分析这一政策产生的严重后果。(5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康熙帝调整海禁政策的理由。(4分)
(3)根据材料四,归纳康熙帝调整对外政策产生的影响。(3分)


参考答案:
(1)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1分)。后果:使沿海居民流离失所,谋生无路;严重影响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4分)
(2)台湾的收复;有利于国计民生;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便于筹集军饷。(4分)
(3)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刺激了沿海手工业的兴盛;使得沿海经济得到恢复发展(沿海城市发展);社会相对稳定。(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材料解读史料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第(1)问属于解读史料概括史料,从材料一和二可以看出由于东南沿海出现了反抗朝廷的地方势力,清朝颁布迁海主要是对付沿海抗清活动,后果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以及对中国以后影响来作答。第(2)问概括康熙帝调整海禁政策的理由首先要读懂材料,然后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词回答,材料中 “国计民生” “闽粤兵饷” “财货流通,各省俱有裨益”等文字是解题的主要信息。第(3)问依据材料抓住关键信息从外贸、经济和社会稳定等方面来概括作答,材料中“洋船行销”说明对外贸易的发展,“民物滋丰”“ 居奇囤积”说明经济发达,二“刑罚罕用,衣食滋殖”说明刑法很少用,社会相对稳定。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