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新思想的萌发》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7-31 13:56: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严复译著的《天演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以今日之见
A.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
B.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思想界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C.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
D.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世纪末,严复将美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翻译成中文,成为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著作。《天演论》阐释了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将进化论从自然界引入社会领域,为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奋起抗争、挽救民族危亡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观点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不科学的,故B项错误,A项符合题意。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是近代西方的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排除C项;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出现于鸦片战争后,排除D项。
点评:严复翻译《天演论》主要目的是借助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思想来说明人类社会也适合生物界一样,如果不奋起革新的话,也会被其他的民族灭绝。严复的翻译的成果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和运动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 ]
A.林则徐
B.魏源
C.李鸿章
D.康有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图中的三幅图是近代前期中国先进阶级提出的不同的救国方案。三者的相同之处有

①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②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 抵御外国侵略,富强中国?④ 依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三幅图片分别是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的《四洲志》及魏源《海国图志》,以及天平天国运动领袖冯仁玕的《资政新篇》,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①④两项只符合《资政新篇》的特征,②③两项是三者的共同点,故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光。国朝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其存深意矣。”(《四库全书》)以下最得其“深意”真传的是
A.王韬
B.李鸿章
C.郑观应
D.孙中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远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西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涵》
材料二: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三: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引自康有为《请定宪法开国会折》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说明李鸿章和郑观应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问题上所持有的观点有何异同?(6分)
⑵结合材料一、二说明,郑观应的观点是针对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中国发生的什么大事件而提出的?他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6分)
⑶材料三和材料二比较,在政治主张上有何发展?请分析其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1)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2分)?不同点: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比西方好,不必改革,只要学习西方制造利器即可;郑观应认为既要学习西方的技术,更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4分)
(2)洋务运动。(2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只有改变封建制度,才能使国家富强。(4分)
(3)在设议院的同时,还主张开国会,行三权鼎立之制。(2分)?原因:民族危机加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政治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答出两点即可,4分)


本题解析:(1)李鸿章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郑观应早期从事洋务运动,后期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二者都主张向西方学习。(2)郑观应说的“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指的是洋务运动,针对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科技而言的。很明显,郑观应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学习西方的科技不能救中国。(3)康有为的主张明显与郑观应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开国会,行立宪等内容上。发展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几个方面分析。
点评:维新思潮是在对洋务运动的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批判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科技,而不学习西方的制度是舍本求末。主张限制君主的权力,实行君主立宪制。康有为等是对早期维新思潮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系统的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并且进行了变法实践。虽然最终失败,但是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