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商业的发展》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四)

时间:2017-07-31 13:12: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草市是相对于官市而言的,《唐会要》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鼍市。”据此可知(  )
A.在唐朝草市是不合法的集市
B.唐朝的集市以官方为主
C.政府对商业控制的减弱
D.唐朝开放了市场的管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诸非州县之所,不得鼍市。”大意是关于市的设置地点,州治和县治所在地才可设经常性的官市,表明唐朝力图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管理和控制,故C、D项错误;唐朝的集市以官方为主在题干中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草市是相对于官市而言的,是不合法的集市,故A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市坊融为一体②雕版印刷首创③儒家信仰重建④世俗文学兴盛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战国时期出现许多新兴城市,其最主要的特征是
A.人口集中
B.是封建地主阶级政权中心
C.商业繁荣
D.城里有贵族的宫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隐形比较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战国时期的新兴城市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商业中心,其商业主要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故正确答案应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人张籍的这首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张骞出使西域时的西行骆驼队
B.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
C.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
D.长安城各地商人来来往往商业繁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这首诗的意思是低飞的雁群在傍晚时分出现在边城,芦苇正在努力地成长。一群骆驼满载着货物伴着叮咚的驼铃声缓缓前进,西去的驼队应当还是驮运白练经由这条大道远去安西。而安西却久已沦为异域了。唐朝人张籍的这首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两汉时期,“钱”字很少见于文学作品中。而从两晋时期起,它的别称被大量收录:鲁褒尊其为“孔方兄”,干宝以“青蚨”称之,而王衍则贬之为“阿堵物”。这说明魏晋时期
A.商品经济发展促使社会价值观念变革
B.自然经济解体导致儒家义利观的解构
C.儒家地位的变迁影响文学内容变化
D.商业繁荣为市民文学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的意思是魏晋时期,钱的别称在文学作品中大量出现,且对它的称呼有褒有贬,可得出商品经济发展促使社会价值观念变革,故A项正确;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才开始解体,故B项排除;C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魏晋时期还没有出现市民文学,故D项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