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商业的发展》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十)

时间:2017-07-31 13:12: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白居易写的《琵琶行》中有一诗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其反映的生活方式是
A商人具体的生活情况? B民间经商热的状况
C 商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的状况? D 亲人分手离别的状况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据冯天瑜著《中华文明史》记载,南宋临安城居民中,官吏人数占临安城区居民总数的23%左右;从事工商业的居民总数达20万,约占城区居民的三分之一左右;从事文教事业的生员、教谕还有各行业艺人也占临安城区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作者文中数据可能来自《东京梦华录》
B.南宋社会生活世俗化程度较低
C.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已对中国古代政治结构造成严重冲击
D.南宋兼具“官僚社会”、“文人社会”、“市民社会”的风貌特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了南宋临安城居民的构成主要有:官吏、工商业者、文职人员;由此可得出南宋具有“官僚社会”、“文人社会”、“市民社会”的风貌特征;故选D。《东京梦华录》是记录北宋都城开封城市面貌的著作,故A错误;B、C两项均与材料及史实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基础题,符合由易到难排列规律。由题中“通宵不绝”的夜市和“不觉抵暮”的瓦子,判断出商业活动时间不受限制是北宋的商业活动特点之一。材料没有讲市和瓦子的分布范围,排除B;瓦子没有涉及经营者的问题,排除C;坊是居民区,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评论隋开凿大运河的古诗中,评价较为中肯的是?
[? ]
A.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B.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C.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D.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为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北京乡土史,某班学生布置了如下展览。
展览一 悠悠古城
唐代幽州城(今北京)内的居民住在四面有坊墙围隔的“坊”内。市在城市的北部,有市墙相围。市场内店铺林立,商品种类繁多,椒、笋、粳米、布帛、丝绸、茶叶大量来自于南方。
——摘编自《北京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幽州城的经济发展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览二 古都新声


《中外纪闻》(1895年康有为等在北京创办)

《狂人日记》 (1918年鲁迅在北京创作)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图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概括《中外纪闻》和《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社会所起的共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览三 老号新韵





(3)请从第二或第四阶段中任选一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同仁堂发展的历史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市坊分开,商业繁荣,南北经济交流频繁。
(2)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共同作用:解放思想。
(3)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国民经济得以恢复;“一五”计划实施(或工业化);三大改造。
第四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或国企改革深入);全球化趋势加强;香港回归。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