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19:30:15
1、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一条?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在的全体日本国民的意志为依据。
第三条?天皇有关国事的一切行为,必须有内阁的建议和承认,由内阁负其责任。
第六条?天皇根据国会的提名任命内阁总理大臣。天皇根据内阁的提名任命担任最高法院院长的法官。
第七条?天皇根据内阁的建议与承认,为国民行使下列有关国事的行为:
一、公布宪法修正案、法律、政令及条约……
第九条?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第四十一条?国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家唯一的立法机关。
——1947年《日本国宪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47年日本宪法与日本以往宪法的不同。(6分)
(2)材料体现了什么原则?并分析其原因。(9分)
参考答案:
(1)不同:以往宪法确定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度,1947年宪法确立了以议会为中心的民主政体;前者有浓郁的军国主义色彩,后者更多体现了民主和平的特色。(6分)
(2)原则:三权分立、国民主权及和平主义。(3分)
原因:“和平宪法”是日本总结战争教训之后向世界作出的承诺;是日本二战后国家发展的需要;是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民主化改造的结果。(6分)
本题解析:该题通过1947年日本宪法考查日本近代以来政治的变化。
第⑴小题:根据宪法摘录中“必须有内阁的建议和承认,由内阁负其责任”、“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等处可以看出该宪法与以往宪法的不同是:以往宪法确定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度,1947年宪法确立了以议会为中心的民主政体;前者有浓郁的军国主义色彩,后者更多体现了民主和平的特色。
第⑵小题:依据宪法内容,体现了三权分立、国民主权及和平主义等原则;究其原因,联系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的历程,则是日本总结战争教训之后向世界作出的承诺;是日本二战后国家发展的需要;是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民主化改造的结果。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漫画可以形象地再现历史。观察关于二战的图片回答问题。
(1)图1漫画上有两个人物:希特勒和斯大林。希特勒拥抱的同时,在斯大林的背上狠狠地插上了一刀!图中的文字是:“原谅我,同志,但这个机会实在太诱人了。”结合漫画和所学知识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漫画为自由女神将象征着世界自由的火炬传递给罗斯福和丘吉尔,寓意由美、英两国共同去传承和维护世界的自由。试述这一现象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苏联得以暂时不被拖进战争,赢得了备战时间;苏联领导人对希特勒的冒险性估计不足,导致苏德战争之初严重失利。德国免去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客观上助长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气焰。
(2)美国放弃中立政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材料摘编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丘吉尔在本卷中探求了二战的起源,他为本卷定下的主题是:“英国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
材料二:西班牙内战期间,丘吉尔说,“即使德国继续支持叛军一方,苏联以金钱供给政府一方,我们仍然要采取中立态度。”“我确信,严格遵守中立……是目前唯一正确和安全的办法。”
(1)材料中的“中立”是不是英国的一种“好心肠”,它对英国来说是不是“安全的”办法,分别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丘吉尔的回忆录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史料,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不是“好心肠”。理由:英国以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换取自身的安全。
不是“安全的”办法。理由:“中立”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英国在二战中遭到了德国的侵略。
(2)回忆录具有主观性;要注意用其他史料加以印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二战”中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北非战场的胜利和意大利的投降表明:
A 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已发生根本转变?B 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时机成熟
C 日军即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D 苏军在欧洲战场上起着决定性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而最糟糕的是……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材料二 在一战期间,美国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美国总统威尔逊非常赞成这个主张,并将此纳入他的“十四点原则”,力主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国联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
——《20世纪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对欧洲造成的影响。(5分)
(2)材料二认为国联“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这一观点。(2分)
(3)国联的成立为什么没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分)
参考答案:(1)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西欧国家经济相对衰落;德、奥匈帝国分崩离析,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亚、非、拉美民族独立运动高涨,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在精神领域,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观念产生了怀疑,充满了危机感。
(2)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国联只是象征性地派出了调查团。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英法操纵的国联并未对意大利采取实质性的制裁措施。
(3)国联成立后,成为英法争夺霸权、瓜分世界和维护其自身利益的工具;为战胜国对殖民地的占领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推行绥靖政策,客观上推动了二战的爆发。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结合材料概括即可;第(2)问可举国联纵容侵略的例子;第(3)问从国联的实质、对法西斯的绥靖政策角度分析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