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7-27 19:30:1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一条?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在的全体日本国民的意志为依据。
第三条?天皇有关国事的一切行为,必须有内阁的建议和承认,由内阁负其责任。
第六条?天皇根据国会的提名任命内阁总理大臣。天皇根据内阁的提名任命担任最高法院院长的法官。
第七条?天皇根据内阁的建议与承认,为国民行使下列有关国事的行为:
一、公布宪法修正案、法律、政令及条约……
第九条?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第四十一条?国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家唯一的立法机关。
——1947年《日本国宪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47年日本宪法与日本以往宪法的不同。(6分)
(2)材料体现了什么原则?并分析其原因。(9分)


参考答案:
(1)不同:以往宪法确定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度,1947年宪法确立了以议会为中心的民主政体;前者有浓郁的军国主义色彩,后者更多体现了民主和平的特色。(6分)
(2)原则:三权分立、国民主权及和平主义。(3分)
原因:“和平宪法”是日本总结战争教训之后向世界作出的承诺;是日本二战后国家发展的需要;是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民主化改造的结果。(6分)


本题解析:该题通过1947年日本宪法考查日本近代以来政治的变化。
第⑴小题:根据宪法摘录中“必须有内阁的建议和承认,由内阁负其责任”、“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等处可以看出该宪法与以往宪法的不同是:以往宪法确定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度,1947年宪法确立了以议会为中心的民主政体;前者有浓郁的军国主义色彩,后者更多体现了民主和平的特色。
第⑵小题:依据宪法内容,体现了三权分立、国民主权及和平主义等原则;究其原因,联系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的历程,则是日本总结战争教训之后向世界作出的承诺;是日本二战后国家发展的需要;是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民主化改造的结果。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漫画可以形象地再现历史。观察关于二战的图片回答问题。

(1)图1漫画上有两个人物:希特勒和斯大林。希特勒拥抱的同时,在斯大林的背上狠狠地插上了一刀!图中的文字是:“原谅我,同志,但这个机会实在太诱人了。”结合漫画和所学知识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漫画为自由女神将象征着世界自由的火炬传递给罗斯福和丘吉尔,寓意由美、英两国共同去传承和维护世界的自由。试述这一现象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苏联得以暂时不被拖进战争,赢得了备战时间;苏联领导人对希特勒的冒险性估计不足,导致苏德战争之初严重失利。德国免去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客观上助长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气焰。
(2)美国放弃中立政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材料摘编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丘吉尔在本卷中探求了二战的起源,他为本卷定下的主题是:“英国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
材料二:西班牙内战期间,丘吉尔说,“即使德国继续支持叛军一方,苏联以金钱供给政府一方,我们仍然要采取中立态度。”“我确信,严格遵守中立……是目前唯一正确和安全的办法。”
(1)材料中的“中立”是不是英国的一种“好心肠”,它对英国来说是不是“安全的”办法,分别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丘吉尔的回忆录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史料,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不是“好心肠”。理由:英国以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换取自身的安全。
不是“安全的”办法。理由:“中立”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英国在二战中遭到了德国的侵略。
(2)回忆录具有主观性;要注意用其他史料加以印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二战”中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北非战场的胜利和意大利的投降表明:
A 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已发生根本转变?B 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时机成熟
C 日军即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D 苏军在欧洲战场上起着决定性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而最糟糕的是……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材料二 在一战期间,美国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美国总统威尔逊非常赞成这个主张,并将此纳入他的“十四点原则”,力主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国联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
——《20世纪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对欧洲造成的影响。(5分)
(2)材料二认为国联“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这一观点。(2分)
(3)国联的成立为什么没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分)


参考答案:(1)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西欧国家经济相对衰落;德、奥匈帝国分崩离析,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亚、非、拉美民族独立运动高涨,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在精神领域,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观念产生了怀疑,充满了危机感。
(2)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国联只是象征性地派出了调查团。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英法操纵的国联并未对意大利采取实质性的制裁措施。
(3)国联成立后,成为英法争夺霸权、瓜分世界和维护其自身利益的工具;为战胜国对殖民地的占领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推行绥靖政策,客观上推动了二战的爆发。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结合材料概括即可;第(2)问可举国联纵容侵略的例子;第(3)问从国联的实质、对法西斯的绥靖政策角度分析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