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7-07-27 19:27: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从下图提取的信息可以比较完整地表述为


[? ]


A.二战后的国际格局已从两级转变为多极
B.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因其他国家的崛起而震惊
C.此画的作者认为“世界秩序”是由核武器拥有国决定的;后起的核武器拥有国相继出现,对两个超级大国构成了威胁
D.画家用漫画的手法讽刺所谓新旧世界秩序的差别不过是核武器拥有国家的多少和它们拥有核武器的多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作为历史概念,“冷战”形象地概括了20世纪40年代—90年代的国际关系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用以掩盖它腹脏的极权和势力地区。使得那个顽固的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材料中“北风的直接胁迫”的含义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国采取的“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3分)
材料二:朝鲜战争作为冷战中的第一场热战……使冷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白热化程度。
——摘自《冷战的起源与两级格局的形成》
(2)20世纪50年代初期,除了出兵朝鲜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美国还采用了哪些冷战手段遏制新中国(3分)
材料三:德国问题是冷战的核心问题之一。
——摘自《冷战时期的苏联对外政策》
(3)材料三所说的德国问题是怎样形成的?(2分)
(4)结合所学知识,简单概括冷战下的国际关系的特点。(3分)


参考答案:(1)战争(1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3分)
(2)答案:政治上不承认(1分),经济封锁(1分),军事包围、威胁并派舰队驶入台湾海峡(1分)
(3)德国问题形成:二战后,苏美英法对德国实施了分区占领。(1分)双方未能就德国统一问题达成协议,1949年,在美苏支持下,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建立,德国一分为二。(1分)
(4)紧张与缓和并存,造成世界紧张局势; 美苏制衡,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并存。(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促进共同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证,其理由包括
①发展可以加强各国经济联系并为彼此之间的和平相处提供了物质保障
②发展可以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距并促进新世界秩序的形成
③发展有利于消除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社会动荡
④发展可以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增强世界和平力量
[? ]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有美国学者认为,世界政治格局“现在是,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一个?1+?X?的世界,也就是一个超级大国加若干个大国的世界”。对“1+X”中“X”的分析理解错误的是?
[? ]
A.是一个常数?
B.目前尚不能确定?X?的值?
C.是一个动态的数值?
D.数值不会很大,有一个大致范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是不结盟会议召开的场景,不结盟运动是(?)
?
A.以反对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
B.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协商调和的舞台
C.以求同存异为运动的核心政策
D.以和平与发展为运动的行动纲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不结盟运动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人民要求掌握自己的命运,维护和平、致力发展的历史潮流,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综上,选A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