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18:58:18
1、判断题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阅读材料:?
材料一 在修建都江堰的过程中,李冰发现当地妇女们在竹篮里装石头,将溪水壅深后洗衣服,受此启发发明了满装卵石的竹笼,配合杩槎做成了活动拦水坝;利用热胀冷缩原理,用大火烧山使岩石发热,趁热浇上凉水(另一说用醋浇)使石头爆裂,顺利地在玉垒山开凿了用于分流的“宝瓶口”;在水中设立石人以观测水位等等。?
——凌峰《从都江堰看水文化创造》
材料二 都江堰治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念的具体表现。这一工程建立在对河道、水流、泥沙等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而且二千年来,它不仅没有对岷江河道、枢纽所在的周边地区、以及灌区内产生任何生态与环境的负面效应,反而促进了整个成都平原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与协调发展。
——李可可《都江堰——天人合一的典范》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都江堰的设计特点。(2分)
(2)依据两则材料,概括都江堰“天人合一”观念的具体表现。这种设计理念有什么具体作用?(8分)
参考答案:
(1)利用自然条件的优势,因地制宜。(2分)
(2)表现:设计合理,顺应自然;(2分)
作用:既能起到防洪灌溉的作用,又不破坏自然和生态环境;促进成都平原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为秦国的强大奠定了重要的的条件。(6分)
本题解析:
(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讲述了李冰在修建都江堰的过程中“顺利地在玉垒山开凿了用于分流的‘宝瓶口’,在水中设立石人以观测水位等等。”说明李冰在都江堰的设计上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优势,因地制宜等。
(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两则材料中“在玉垒山开凿了用于分流的‘宝瓶口’”、“工程建立在对河道、水流、泥沙等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而且二千年来,它不仅没有……负面效应,反而促进了整个成都平原……进一步提高与协调发展。”都反映了都江堰“天人合一”观念,设计合理,顺应自然;这样设计理念有十分重要作用,它既能起到防洪灌溉的作用,又不破坏自然和生态环境,促进成都平原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为秦国的强大奠定了重要的的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6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 位于我国甘肃敦煌的莫高窟,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900年6月22日,王圆箓道士发现了著名的“藏经洞”。据专家后来估算,藏经洞共发现有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14世纪历代文物五万多件,除汉文写本外,藏文、梵文、怯卢文、粟特文、古和阗文、回鹘文等民族文字写本约占六分之一,并有绢本绘画、刺绣等美术品数百件。写本中除大量佛经、道经、儒家经典之外,还有史籍、帐册、历本、契据、信札、状牒等,极具历史价值。
王圆箓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也知道藏经洞内的经卷和文献年代久远,不敢隐瞒,多次上报各级政府。可惜的是,他的呼吁并没有引起重视,个别官员识得经卷价值,也只下令王圆箓妥善保存。
敦煌发现藏经洞的消息,引起西方列强的极大兴趣,英国人斯坦因两次来到敦煌,骗掠藏品2万多件,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骗掠藏品中之精品1万多件。此外,日本、沙俄、美国的“探险家”也参与敦煌文物的骗掠,各自有所斩获。直至1910年,仅剩8千多件文物运回北京。
——摘编自张艳梅《游访敦煌莫高窟:未湮没的宝藏》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公元4世纪开凿敦煌莫高窟的条件。(8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敦煌文物大量被西方掠夺的原因。(12分)
参考答案:(1)丝绸之路的开通,交通条件和地理环境优越;佛教传入中国;南北朝时期民族的大融合;统治阶级大力推崇佛教。(8分)
(2)清政府地方官员麻木不仁,无所作为;中国社会整体落后,清政府腐败无能;敦煌文物的价值;西方列强侵略;西方国家对学术研究的重视。(任答四点,即可得1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天安门是历史的见证。天安门直接见证了
①古代专制帝王的权威?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③国民政府的覆灭?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在北京发生的历史事件是①②④,③是在南京,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有关北京的图文材料,根据历史、地理、政治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 材料一 新都(元大都)整体呈正方形,周长二十四英里,……城中的全部设计都以直线为主,所以各条街道都沿一条直线,直达城墙根。一个人若登上城门,向街上望去,就可以看见对面城墙的城门。在城里的大道两旁有各色各样的商店和铺子。……城区的布局就如上所述,象一块棋盘那样。整个设计的精巧与美丽,非语言所能形容。……凡是世界各地最稀奇、最有价值的东西也都会集中在这个城里,……这里出售的商品数量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多,因为仅马车和驴车运栽生丝到这里的,每天就不下千次。我们使用的金丝织物和其他各种丝织物也在这里大量地生产。
——摘自《马可·波罗行纪》
? 材料二 明初北京城平面图
(1)根据材料一,提取与北京城相关的信息。材料二的所示北京城的布局体现了当时政治体制的什么特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三 ……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成丰皇帝在北京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请”。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命突变的宝贵时间。但这毕竟是古老中国发出的寻求自强的声音。
——摘编自<复兴之路·千年局变>解说词
(2)材料三中近代中国为“寻求自强”而采取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 前期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生在北京的重大事件。并由此概括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城市规划布局整齐;经济繁荣,商业发达,对外交流频繁。是国际性商业大都会。特征:封建君主专制。
(2)重要实践活动:兴起洋务运动。事件: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鼓励资本主义发展,创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新文化运动中,北京大学成为主要活动基地。特征: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从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不断演进的过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该图是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阿斯塔那325号墓和332号墓中出土的猪头纹锦,带有明显的撒珊(波斯)王朝特征。这一历史文物最有可能属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明末清初
D.民国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基础知识。题目提供的信息有“吐鲁番...猪头纹锦,带有明显的撒珊(波斯)王朝特征”,由此可以推断出在新疆“具有波斯王朝特征”是隋唐时期。所以选择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