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北京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7-27 18:58: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是“20世纪中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与兵马俑、北京人、马王堆汉墓齐名。1973年,在距今7000多年的遗址中,出土了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漆器、水井遗迹,象牙雕刻,以及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据此,在河姆渡遗址还可以发现(?)
A.玉制礼器
B.大型墓葬
C.陶猪形象
D.古城遗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反映了河姆渡氏族公社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河姆渡氏族距今七千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阶段。使用骨器、木器、石器和陶器,种植水稻,饲养家畜,建造木结构房屋,过着定居生活。C项符合题意。A、B、D都是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私有制产生后出现的。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督臣谭纶、帅臣戚继光治塞垣,夹垣为台,高数丈,矢石相及,环蓟而台者三千,垣周二千余里。自是,外寇不敢深入”。文中所指的建筑应在今天的( ? )


A.京、冀一带
B.闽、粤一带
C.江、浙一带
D.晋、蒙一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历史和考古学界最重要的三大课题是:人类的起源、农业(稻作)文明的起源和国家的起源。在我国,人类起源的代表性发现有北京猿人,农业文明的代表性发现有河姆渡遗址等,国家起源的代表性发现有良渚遗址等。
材料一:上山遗址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位于浙江省浦江县境内。遗址的年代距今约9000~11000年,而河姆渡遗址距今5000年左右。
材料二:在上山遗址出土的夹炭陶片的表面,发现较多的稻壳印痕,胎土中夹杂大量的稻壳。对陶片取样进行植物硅酸体分析显示,这是经过人类选择的早期栽培稻。
材料三:遗址内具有明显的由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的特征。在遗址出土的陶器(片)和石器中,陶器多为夹炭红衣陶,数量少,陶质疏松、火候低,器型十分简单。石器以打制石器为主,并发现少量通体磨光的石锛和石斧,其中以石磨盘和石磨棒的组合最具特点。
材料四:中国迄今发现的万年以上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以洞穴、山地遗址类型为主,而上山遗址位于浙中盆地,四周平坦开阔。遗址发现了结构比较完整的木构建筑基址。








?
图一考古现场?图二陶片中的稻谷遗迹?图三石砧?图四石磨盘和石磨棒
——以上材料均摘自金华新闻网
⑴根据材料一,上山遗址的发现有何意义?将对目前历史和考古学界最重要的三大课题中哪一课题研究的产生巨大影响?
⑵结合材料二和图片二,可以证明什么?
⑶结合材料二、三、四和图片一、二、三,可以反映出原始先民们怎样的生活方式?


参考答案:
⑴上山遗址的发现是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上山遗址的发现将在农业起源的研究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⑵这一结论表明,上山遗址是迄今发现的、保存丰富栽培稻遗存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证明了上山遗址所在的长江下游地区是世界稻作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之一。
⑶反映了与原始农业紧密相关的经济生活模式,人们种植稻谷,吃大米,过着定居生活。这反映了长江下游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定居生活发生、发展中的优势地位。


本题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主要从材料出发进行回答,同时应注意思路的开阔,多角度多层面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过大年”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一文化( ? )


A.属于非物质文化
B.具有典型的汉民族特征
C.以宗族为核心
D.打上了深刻的儒家印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天下闻名的天安门城楼其城台设五个门洞,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下列对这种建筑设计风格最为合理的解读是

[? ]
A.这是明清时期工匠的率性而为
B.这主要是为了体现一种对称美
C.这体现着皇权至上
D.这是礼制、秩序和美的完美结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