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7-07-27 18:23: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 ]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
[? ]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美国实行“新政”改革
D.中国清王朝被推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阅读史料和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保持活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从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与苏联都加快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步伐,但两国改革策略与结果却有很大差异。当前,中国的改革正需要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请回答:
(1)图1中的人物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就处理经济与政治改革的关系上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在这一决策指导下,确立了哪些新的经济体制(或制度)?(8分)
(2)图2和图3中的人物都主持了苏联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有哪些? (4分)
(3)从苏联改革失败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借鉴哪些经验和教训?(3分)


参考答案: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制度: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现代企业制度。对外开放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分)(2)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4分)(3)改革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更不能改变改革的方向;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保证改革的顺利有序进行;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改革是一项复杂 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这是苏联的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柴!”伊万快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画出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 ?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改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超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巩固苏维埃政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第一次革命是指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第二次革命应是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是指《四月提纲》,列宁认为俄国革命应从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四月提纲》提出之初遭到党内的反对,但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事实的证明,列宁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