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7-27 18:23: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瞿秋白(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于1920年到苏俄考察,著有《俄乡纪程》,文中写道:“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立刻可以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这一言论
A.与当时的历史基本相符
B.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批评
C.反映处作者渴望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D.设想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的实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瞿秋白的认识基本与苏俄当时的形势相符,1920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希望通过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对社会生产带来严重的灾害,故选A。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是在20世纪30年代后确立的;CD项材料无法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战后初期的苏联,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严重问题,主要有? (? )
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日益显露弊端?②肃反扩大化?③个人崇拜更加严重?④一些学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批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肃反扩大化并非战后初期,而是二战前的事情,所以②的时间不对。可用排除法做题。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表是1966—1985年苏联经济的增长率(%)

影响这一时期苏联经济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工业化运动
B.美苏争霸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戈尔巴乔夫改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苏联在1925年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但到1937年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确立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欧美资金和技术的引入
D.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19年8月至1920年8月,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全国征购到二亿二千万普特的粮食,比前一年翻了一番,1925年一年里,苏联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共采购到四亿三千三百万普特粮食。这说明
 [? ]
A.两个政策都有利于农村发展
B.两个政策实施都为经济建设募集粮食
C.两个政策实施都巩固了政权
D.两个政策实施都为战争募集到了足够粮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