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主要经济政策》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一)

时间:2017-07-27 17:59: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有学者研究认为“中国古代赋役结构演变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人头税逐渐向资产税转化,二是力役逐渐由现役向代役、雇役转化,而这两条途径的最终汇合点为田亩税”。这两条途径最终完成汇合是在(? )


A.唐朝两税法
B.宋朝募役法
C.明朝一条鞭法
D.清朝“摊丁人亩”



2、判断题  历史上何种赋税制度和当前我国农村的“税费改革”水平最为接近
A.两税法
B.方田均税法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



3、判断题  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小题1: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长期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指的是保护农业和手工业,限制商业的发展。
小题2:陆游在《城市醉归》和《湖山》中留有这样的诗句:“小市雨余寻酒去,野桥日落策驴归”“城边小市聚,烟水淡秋容”。这反映出了宋代城市周边小镇的繁华景象。
小题3:17、18世纪荷兰、英国等国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掠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小题4: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大大推动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业革命开始了。
小题5:工业革命后“所有一切国度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小题6:鸦片战争后,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举办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小题7:抗日战争期间和抗战胜利后,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共同因素是战争的破坏、官僚资本的压制和北洋军阀政府的苛捐杂税。
小题8:“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是导致1959~1961年出现最严重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小题9:向明中学历史学习小组收集到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关键词如下:1978年;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
小题10: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4、判断题  明朝时一条鞭法和清朝时地丁银制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特点是?(?)
A.商品经济日益发展
B.自然经济趋于瓦解
C.农业手工业发展
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5、判断题  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下列对引文中所说“公田”特点的叙述不正确是
[? ]
A.土地归国家所有?
B.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C.受田者对土地有权世代使用?
D.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