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17:59:57
1、判断题 《史记·商君立传》:“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官奴婢)。”材料中的思想影响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是(?)
A.社会结构
B.社会经济
C.社会政治
D.社会习俗
2、判断题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纂要?卷七》中这则史料反映出当时统治者推行的政策是
[? ]
A.重文轻武?
B.重本轻末
C.闭关锁国政策?
D.避战自保
3、判断题 《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 ]
A.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
C.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
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4、判断题 清代各地盐商从水陆两路汇聚扬州,有秦商、晋商、徽商……会馆就是同乡商人聚会、谈生意的地方。因为各地风俗习惯截然不同,所以各会馆的建筑风格也截然不同。这表明扬州会馆有利于研究
①建筑发展史
②清代外贸史
③运河文化史
④商帮发展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12分)广州的经济发展见证了中国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候,只开过安州一处对外通常,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占市场总量的3%左右。
①依据材料一,指出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制定这一政策的经济根源是什么?(4分)
材料二? 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旅居南洋归侨陈启源在广州地区南海简村创建继昌隆缫丝厂。这是我国第一家商办近代化胡器(外国机器)缫丝厂。
②依据材料二,指出此企业的性质是什么?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此类企业产生的原因。(4分)
材料三? 1979年,中央确定对两省(广东、福建)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把经济尽快搞上去。这个重大的决策,对加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③材料三中的“重大的决策”是什么?简要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