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17:34:45
1、选择题 西汉学者贾谊在其《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脚趾)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身心担心无法依靠)。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
A.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B.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
C.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D.严惩官吏腐败,加强专制主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贾谊所说“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脚趾)之大几如股”指的是西汉的王国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汉初地方上郡县、封国并存,诸侯王势力膨胀给中央政权造成严重威胁。所以他建议统治者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
考点:西汉时期的地方政治制度。
点评:汉初,地方郡县、封国并存。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元朝时负责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
A.西藏行省
B.宣政院
C.枢密院
D.中书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元朝实行行省制,全国分设十个行省,此外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故元朝时负责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唐玄宗时期,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快。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民族发展史实为
[? ]
A.皮罗阁统一六诏
B.大祚荣建渤海国政权
C.松赞干布建立统一的吐蕃政权
D.骨力裴罗统一回纥各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 ]
A.增加税收?
B.恩泽贵族
C.削弱王国势力?
D.削夺武将军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是指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一制度使“文入学士集团”组成了统治集团形成了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但又“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科举制到明朝时采用八股取士“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故选B。A项是地方那个政治制度;C项是唐朝的中枢权力机构;D项是元朝地方行政制度。
考点:科举制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选官制度:科举制。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创立,后代沿用的政治制度。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组成部分。科举制的实行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缓和了社会矛盾。这种制度到了明清时期发展成为八股文,严重的扼杀了人们的思想自由,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