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我国辽阔天地上分布着众多历史文化名城。某城市襟江带河,依山傍水,索有“东南门户、南北咽喉”之称,曾是“六朝胜地、十代都会”,该城市是?
[? ]
A、开封
B、杭州
C、洛阳
D、南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 ]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唐代宰相数量增多
D、皇权不断加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对于此说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相权不断遭到削弱
B.皇权不断得到加强
C.皇权受到更多牵制
D.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明两朝“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趋势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三 大食于651年遣使和唐朝通好,大食商人频繁往来于亚欧之间。大食商人不少定居在唐朝,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受到唐政府尊重。“……唐朝时,造纸等技术通过大食传到西方,唐也从天竺学会了熬糖法等先进技术”。
——《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用书》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实行开明对外政策的具体表现?有何重大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四:广州十三行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说明中国古代外交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简述这种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双重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五 鸦片战争前期,清朝无常设机构与其他国家进行外交活动,鸦片战争后,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理对外事宜。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4)根据材料五,概括说明你对清朝后期外交的认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发展趋势:“海上丝绸之路”不断拓展,唐朝时最远抵达波斯湾,明朝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2)鼓励通商、允许长期居住、可以任官、和中国人通婚。影响:这种政策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增进了唐朝与各国的联系和交往;提高了唐朝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
(3)外交政策变化:由开放政策转向闭关锁国政策。双重影响:一定程度上对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起了抵制作用;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造成了中国的贫穷和落后;为中国近代被动挨打的局面埋下了祸根。
(4)认识:清政府改变了传统外交观念,开始了近代外交。清朝后期的外交活动是在列强侵略的形势下进行的,是被动的屈辱外交。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