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7-07-17 15:43:5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宗教改革家主张(?)
A.对上帝的信仰才能使人得救
B.在教会的指导下阅读《圣经》
C.依靠个人的善行来赎罪
D.世俗政权服从天主教会



2、判断题  ①大前提: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②小前提: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是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③结论:斯大林模式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社会主义普遍模式。
A.①②③都正确
B.①②③都错误
C.①②正确③错误
D.①②错误③正确



3、判断题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每个基督徒都有权直接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的思想。这种思想的社会意义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



4、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认为文艺复兴是一个在艺术,文学还有哲学等方面的“类革命”(pseudo-revolution)。这些变化仅仅影响了为数很小的富有的少数人,而欧洲人口的大部分的生活相对于中世纪基本没有改变。这种观点
A.认为文艺复兴的实际影响有限
B.肯定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革命
C.指出文艺复兴的内容脱离群众
D.强调文艺复兴的资本主义色彩



5、判断题  写信给教皇表示“决不能有承认错误的闪念”,因而被人们热情地称赞为“天使的化身”、“神学家中的凤凰”,并使著作《九十五条论纲》销售量猛增的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马丁·路德
C.康德
D.加尔文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