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7 15:30:15
1、判断题 下表为1800~1950年日本东京人口变化状况(单位:千人)
年份 | 1800年 | 1880年 | 1900年 | 1950年 |
人口 | 800 | 1050 | 1600 | 5425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880-1950年日本城市的人口迅速增加,这说明明治维新后,日本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意味着东欧国家
A.开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被纳入了苏联的战略轨道
C.开始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D.建立了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尊王攘夷运动与倒幕运动运动的主要不同是
A.对待天皇的态度
B.参与斗争的各阶层力量
C.是否推翻幕府统治
D.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以下材料
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从横滨港出发,前往欧美各国。使节团中包括49名明治高官,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政府官员总数的一半。缫丝场是日本最早建立的官办工厂之一,政府从法国购置了缫丝设备,还重金聘请了法国技师。
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日本,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
为了实现富国强兵、殖产来源:91考试 网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维新目标,强硬的大久保利通采用简单的拿来主义方式推行改革,但政府在发展工业方面既缺乏经验又急欲求成,导致政府财政难以为继。而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这一切,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现代文明与本土传统的激烈冲突。?
1878 年5 月 14 日早晨,掌握着明治政府实际权力的大久保利通像往常一样早早地出门,准备入宫开会。一条消息传到宫中:49岁的大久保利通在清水谷被刺杀。
大久保利通遇刺身亡之后,把改革的难题留给了继任者伊藤博文。
连年的对外侵略,日本侵占了朝鲜和中国的台湾,大量的资源和赔款流入日本国内。仅甲午战争后日本从中国掠去的赔款数额,就相当于它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4倍多,赔款中的一半以上都用于扩充海陆军军备。几番得手之后,日本军国主义野心更加膨胀起来,终于发展到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独霸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地步。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里,日本扩张势力的战争一个接着一个。
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把日本明治维新以1878年大久保利通被刺为界分为两个时期,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指出这两个时期发展的道路有何不同?
(2)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伊藤博文对大久保利通的国家发展模式进行重大调整的内外背景是什么?
(3)概括评价伊藤博文的国家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结果,二战后迄今日本的国家发展模式又做了怎样的重大调整?
参考答案:
(1)大久保利通推行全面西方化的国家发展道路;伊藤博文推行对外侵略扩张的国家道路。(2分)
(2)内部背景:国内矛盾的尖锐,封建军国主义浓厚,经过改革后增强了国力。国外背景:清政府的腐败,帝国主义的盛行,列强的姑息。(6分,答到其他相应内容,只要言之有理的可给分,每一点1分,不要超过本问6分)
(3)一方面给日本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移国内矛盾,促进现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给世界人民和日本人民带来战争灾难。(2分)战后日本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但是近来有军国主义的复活。
本题解析:
本题中心围绕大国崛起—日本崛起的历程,这是近年高考热点。(1)问阅读材料即可得出。(2)问注意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史实分析当时日本的内外背景。(3)这一结果分析应注意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结合二战后日本吸取教训和当今时事即可得出。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确立了日本的近代天皇政治体制的标志是? ( )
A.幕府统治被推翻
B.明治维新开始
C.明治维新期间自由民权运动掀起
D.《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889年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宪法的颁布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政治体制。 故选D。ABC三项均不是从宪法的颁布这一角度进行分析的,因而是错误的。
点评:近代国家政体的建立都是通过宪法的颁布确立的。英国颁布了宪法性文件《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建立了总统制共和制,是通过1787宪法确立的;法国的议会制共和制是通过1875年宪法确立的;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是通过1871年宪法确立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