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三)

时间:2017-07-17 15:07: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2分)民本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王盘庚说:“重我民,无尽刘。”(注:所谓“刘”,《尔雅释诂》:“杀也。”即指宰割之意。)
商纣王曾说:“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材料二 《贞观政要》记载:“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敦行礼让,使乡闾之间,少敬长,妻敬夫,此则贵矣。”
材料三 在灾荒年间,解决民生问题尤其重要。《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


A、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
B、从思想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
C、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D、促进了民主思想的自由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是
①社会发生巨变 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儒家思想形成正统地位 ④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荀子说:“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表明其治国思想是
A.恢复周礼
B.严刑峻法
C.儒法并用
D.君臣有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荀子的思想。材料“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体现了既要礼制,又要重视法家思想。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荀子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