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7 13:42:59
1、判断题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今试举卢梭民约之大经大法而列之:(甲)民生而自由者也,于其群为平等而皆善,处于自然,则常如此……(丙)群之权利,以公约为之基;战胜之权利,非权利也。
——严复《<民约>平议》
(1)材料一中严复认为卢梭的主要思想有哪些?(不得摘抄材料原文)(3分)
材料二?卢氏(卢梭)之言,药也;伯氏(卢梭学说反对者)之言,粟也。痼疾既深,固非恃粟之所得瘳(病愈)。然药能已(治愈)病,亦能生病,且使药证相反,则旧病未得豁,而新病且滋生。故用药不可不慎也。
——梁启超《新民丛报》(1903年)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实际,如何理解梁启超“用药不可不慎”的观点?(7分)
2、判断题 17世纪中期以来,英国流传着一句谚语:“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我的茅草屋)。”下列人物的思想中能体现这一民谚的精髓的是
[? ]
A.达?芬奇
B.阿奎那
C.洛克
D.伏尔泰
3、判断题 (8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凡是不能促进我们达到目标的一切东西,我们都应一概斥为无用。
——斯宾诺莎
材料二?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人民享有恢复他们原来的自由的权利,并通过建立他们认为合适的新立法机关以谋求他们的安全和保证。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利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
——洛克
材料三?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因而,如果我们撇开社会公约中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契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卢梭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斯宾诺莎所说的目标是什么?“一切无用的东西”又指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立法者与人民的关系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除立法权外,作者认为的国家权力主要还有哪些?(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以上三大思想家思想的共同之处。(2分)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既然是平等的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在出让自己的权利时并没有将自己所有的权利交给政府,而是保留了一些重要的权利……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极大的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因而他们就与社会的其余成员有不同的利益,违反了社会和政府的目的。
——洛克《政府论》(1668年)
材料二: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依据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1)依据材料一概述洛克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对比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洛克民主思想的不足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简述洛克民主思想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进步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13、14世纪,西欧社会出现了一种新的政治现象,(如下图)这种新现象的特征包括
不同阶层共同参政?
②封建贵族继续坐大
③政治权力渐趋集中?
④教会权力不断膨胀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