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1 05:06:03
1、判断题 阅读下列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的人物是_________,他于_________年在_________领导了武装起义。图2中的历史事件是指_________。
(2)你认为图1和图2所反映的事件对日本社会有何影响?怎样理解它们与明治维新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4 年,当他(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再次来到日本时……日本人被迫让步,于3 月31 日签订了《神奈川条约》……并于1856 年签订了《通商条约》……这一系列条约在西方世界并没有引起极大的关注。但对日本来说,它们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请回答:
(1)为什么说“这一系列条约”“对日本来说……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向西方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一种观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明治维新成功中,你得到哪些重要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材料一 :三、各藩不得隐藏犯法之人。
四、各藩大名小名及其所属役士卒等人,如有发现叛逆或杀人者,应即迅速逮捕法办之。
五、从今以后,本藩之后,不得与他藩人交往……
九、规定各大名参觐时之随从人数。参觐之时,各应按照身份行事。
----摘自1615年颁布的《武家法令》
材料二:规定各大名、小名须轮替居住于江户城中。参觐之期,定于每年之四月。……往来江户的悉应遵照法令规定,随从多寡,各按身份行事。?---摘自1635年颁布《武家法令》
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对各藩大名和小名作了哪些要求?
(2)材 料二的规定对各藩大名和小名的要求是放松还是更严?为什么?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设施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 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论者曰:中国之当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无操之过蹙,失于急激,以自贻蹉跌之忧乎?辩曰: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具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可有新也。苟不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是如何模仿那些感兴趣的“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的?指出“非凡的改革方案”的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争论,“论” 者及“辩”者的主要观点各是什么?(试对此阐明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上述改革的成败,你认为改革的成功取决于哪些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
[? ]
A.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
C.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