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明治维新》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7-11 05:06: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得我国无用之物,而失我国有用之宝,导致奢侈淫逸,失我国有用之货,缺衣食品店之资,器用之本。──

20080423


?
《日本政治史》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外国历史大事集》?
材料三? 1871年10月16日,日本派出使团,任务是:一、借政体更新,为笃友亲善而修聘门礼。二、借修改条约,向各国政府阐明并洽商我国政府之目的与期望。三、实地考察欧美各国最开化、昌盛之体制……以求行之于我国国民之略……。一日本使员记载:此次出使欧美,就其实地,察其形势,……深深悟出,欲宇内建立不羁之国,必富国强兵自不待言,而欲富国强兵,务从殖产兴业入手,切实谋求进步发展。

20080423


?
?
──《日本政治史》
材料四?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小题1:请回答:(1)材料一、二在对待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小题2:(2)据材料三,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派团出使欧美的目的。(4分)
小题3:(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如材料四所说的“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政治、经济改革措施?(4分)
小题4:(4)综上所述,我们从中获得的重要启示是什么?(1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变化:由排斥到引进(学习)(1分)
小题2:(2)目的:修改不平等条约,建立平等关系;(1分)学习欧美先进制度;(1分)学习外国先进技术;(1分)富国强兵。(1分)
小题3:(3)经济:国家扶植和发展国营企业、私人企业。(2分)政治: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加强天皇制。(2分)
小题4:(4)启示:学习外来文明要和本国国情相结合。(或创新发展与继承传统相结合)(1分)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内容,主要从日本引进西方文明的角度考查。
小题1:第(1)问分别从材料中概括其态度,然后比较其不同,即由排斥到学习;
小题2:第(2)问材料三非常清楚的说明了其原因,注意总结下;
小题3:第(3)问从矛盾和不符合的角度回答,其实就是回答日本学习西方过程中保留的自己的一些东西;?
小题4:第(4)问结合前面三问的答案总结启示。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 ]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某国政府于1881年颁布的《劝农局处务条例》中写道:“兴办生产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据此推断,该国最有可能是
A.中国
B.日本
C.法国
D.俄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有关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运动
B.全国性的民主政治运动
C.旨在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D.对明治维新具有继承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自由民权运动是在封建专制统治已被推翻的背景下兴起的,目的是促进日本政治上的资产阶级改革,但不属于推翻封建专制的范畴。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世纪80年代后,日本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政府的扶植? ②政府“示范”企业的影响? ③追求利润? ④广阔海外市场的刺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④不正确,在19世纪80年代,日本没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