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孙中山》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7-07-11 05:05: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孙中山曾写下“天下为公”的墨宝,它集中反映了三民主义的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三大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维多利亚女王( 1819-1901),在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长达64年。据统计,1850年时,不列颠生产世界上40%的机器,半数的棉纱和铁,2/3的煤;1870年时,不列颠生产世界一半的铜;1880年已拥有世界商船的1/3。凡属议会通过的议案,女王总是毫无例外地签署,使之尽快成为法律。她逐渐沦为“统而不治”者,丘吉尔夸奖她“树立了君主制的新典范”。1842年12月,她批准了由中英政府签署的极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她为自己的国家又打开了一条新的殖民通道而踌躇满志。在她弥留之际,她最不放心的却是在南非进行殖民战争的侵略者们,用手势及书写的方式询问关于战争的一切细节。?
——《维多利亚女王传》
材料二?学者马勇认为:晚清政局的糜烂,不能完全怪罪于统治者的错误政策,而是历史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如果一味把中国的失败都夸大到必须由一两个执政者负责,这种看法无疑偏离了实事求是的客观标准。慈禧只是在她的历史角色上做了必然要做的一些事情而已。有哪个伟大人物能够在这样的思想酱缸中励精图治,挽救大清这艘在怒海惊涛中下沉的破船呢??
——《慈禧传》
(1)据材料一,概括维多利亚女王受到英国人民尊敬的原因。(6分)?
(2)简评材料二的观点。(9分)


参考答案:(1)原因:促进英国经济快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经济格局的中心;放弃一些权力,形成虚君制;关注国家利益,热衷侵略扩张。(6分)
(2)材料二观点:对清朝政局的糜烂,慈禧太后不该负全部责任。(3分)
评价一:我同意材料二的观点。鸦片战争前封建统治日趋腐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官吏腐败成风;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官员、民众普遍形成“天朝上国、虚骄自大”的心态。慈禧太后当政期间,她支持洋务派,允许许有限改革,推行清末新政。但毕竟积重难返,最终没能挽救清王朝的灭亡。(6分)
评价二:我不同意材料二的观点。固然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日趋腐朽,但政局稳定,农耕经济繁荣。慈禧太后当政期间,她代表满洲权贵的利益,极力维护自己的权力。民族危机面前,出卖国家主权、利益。对内掣肘洋务派;镇压义和团运动;实行“戊戌新政”。她是封建顽固势力的总代表,对清朝政局的糜烂、清朝的灭亡应该全部责任。(6分)(要求态度明确,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但最高不得超过6分)


本题解析:(1)由材料一中的“据统计,1850年时,不列颠生产世界上40%的机器,半数的棉纱和铁,2/3的煤;1870年时,不列颠生产世界一半的铜;1880年已拥有世界商船的1/3”可知原因之一是促进英国经济快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经济格局的中心;由“凡属议会通过的议案,女王总是毫无例外地签署,使之尽快成为法律”和“逐渐沦为‘统而不治’者,丘吉尔夸奖她‘树立了君主制的新典范’”等信息可以知道是她放弃一些权力,形成虚君制;由“她为自己的国家又打开了一条新的殖民通道而踌躇满志”、“弥留之际,她最不放心的却是在南非进行殖民战争的侵略者们,用手势及书写的方式询问关于战争的一切细节”等可知是她关注国家利益,热衷侵略扩张。
(2)这一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首先需要结合材料二概括出其观点;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来分析,考生可以对材料中的观点表达肯定或者否定中的任何一种观点,但是需要做到史论结合。阐述理由时,既要考虑到当时历史发展的大势,还要看到慈溪太后所作所为对历史的作用和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关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战期间发展为全国性的抗英运动
B.甘地的非暴力理论来源于政治斗争的经验教训
C.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开始就提出了独立的目标
D.甘地一共领导了三次大规模的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应该是发生在二战期间;B项错误,甘地非暴力的理论来自于印度的传统的文化而非政治斗争的实践;刚开始甘地并没有提出民族独立的要求,直到二战期间甘地才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故C错;D表述准确甘地一共领导了三次大规模的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故选D。
点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倡导以和平方式抵制政府、机关、法庭、学校以及采取总罢业、抵制英货、抗税等非暴力手段进行抗英斗争。最终迫使英国让步,印度实现自治。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③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
④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是
A.反对满洲贵族,反对民族压迫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
C.国民有言论集会著作自由
D.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