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孙中山》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7-07-11 05:05: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章太炎,名炳麟,清末民初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曾与孙中山携手革命,为同盟会和辛亥革命的重要领袖之一。 ?
材料一?“夫排满洲即排强种矣,排清主即排强权矣。”
——章太炎《定复仇之是非》
材料二?“改制同族,谓之革命;驱逐异族,谓之光复。今中国亡于逆胡,所当谋者,光复也,非革命云尔。
——章太炎《革命军》序
材料三?“余尝谓中国共和,造端与法、美有异。始志专欲驱除满洲,又念时无雄略之士,则未有能削平宇内者。......故逆定共和政体以调剂之,使有功者得更迭处位,非曰共和为政治极轨也。调剂敷衍,所谓以相忍为国,起因既尔,终后即顺其涂经,庶免败绩覆驾之祸。”
——太炎先生自定年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章太炎和孙中山的民族革命思想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简要评价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不同:章太炎坚持汉民族正统观念而单纯反满,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则不以为然。孙中山则把反满口号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相联系,将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相结合。
(2)评价: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思想能够激发人们的传统民族意识,对推动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利。但与此同时,一味强调反满,以“光复”取代“革命”,具有狭隘的大汉族主义特征,容易模糊革命的最终目标,给革命带来消极的影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孙中山下列活动的先后顺序是( )
①组织发动黄花岗起义②领导成立中国同盟会 ③建立兴中会 ④颁布《临时约法》⑤提出三民主义
A.③②⑤①④
B.①②③④⑤
C.⑤③④②①
D.④③⑤①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关键是熟知五个选项发生的时间:①发生于1 91 1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于1 905年,兴中会成立于1894年,《临时约法》颁布于191 2年,三民主义提出是在中国同盟会成立后,故正确顺序为③②⑤①④。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新约》马太福音说:“……你们听见有话说,‘要爱你的邻居,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下列哪个人物的思想和斗争实践与上述材料内容相符合( ? )


A.甘地
B.孙中山
C.凯末尔
D.华盛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实现了由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伟大飞跃。促使孙中山先生民主思想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
D.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孙中山思想转变的根本原因。其中B、D两项是外因,可排除。A项这时并未发生变化。只有C项符合要求,且又是内因。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重视当今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率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注“民生”,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农民已经免交“皇粮国税”,国家还要“反哺”农业;在“民生”问题上,孙中山先生曾作过的贡献是
①“平均地权,家给人足”?②“三民主义”必须落实“民生主义”
③“平均地权,节制资本”?④“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提出目的是为了取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