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1 04:48:11
1、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我国的商业繁荣的条件有
①农业生产的进步?②手工业技术的发展
③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④度量衡制度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判断题 明朝成化年间有人说“松(松江)民之财多被徽商搬去”这说明?
A.徽商聚集在松江一带
B.徽商控制了江南的丝织业
C.优质棉布是徽商经营的重要商品
D.徽商造就了“织造尚松江”这一局面
3、判断题 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中国古代的城修筑得相当雄伟,有深广的护城河,数量相当多,遍及全国,但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由此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①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
②筑城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
③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
④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商业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判断题 诗能入史、证史。有不同的研究者在自己论文中都引用了《卖炭翁》中“两骑翩翩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的诗句。下列各项分别是他们研究论文的主题,请据此判断其中引用不当的最有可能是?
A.封建时代社会下层人民的生存状况
B.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艰难
C.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及其艺术价值
D.唐代商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低下
5、判断题 《唐全要》卷八六记载:“贞观元年十月,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这说明(?)
A.政府禁止商业活动
B.政府禁止高官从事商业活动
C.政府鼓励官吏经商
D.政府鼓励高官商业活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