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1 04:30:54
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平生诵佳句,今见海冥冥。”
材料二: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
——内藤湖南,1909
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格局和经济功能所具特点。(4分)
(2)结合材料二,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4分)、
(3)比较材料三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4分)
参考答案:
(1)商业活动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市场扩大;(2分)饮食服务娱乐设施比较完备,城市经济职能增强。(2分)
(2)促使市民阶层产生,出现了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2分)促进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2分)
(3)区别:前者认为宋朝开始具备近代世界的特征。(2分) 后者认为宋朝的商业革命没有把中国引向近代社会。(2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宋朝的经济作为突破口,考核宋朝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影响,特别通过比较材料三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强调学生、调动和运动知识的能力。第(1问)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来概括宋代城市格局和经济功能所具有的特点,材料一的三段文字材料分别反映了商业活动的时空限制被打破;饮食服务娱乐设施完备;城市经济功能增强。第(2)问,结合材料二,回答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从材料二中可了解宋朝经济发展促使市民阶层产生,出现了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促进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第(3)问,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回答两位史学家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材料三中内藤湖南认为“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握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重。”这主要说明了唐朝
A.严格管理城市商业
B.长安商品经济繁荣
C.两京是全国的商业中心
D.城市内有严格的坊市界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从“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B.农业生产日益萎缩
C.政府对工商业日益重视
D.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材料三:阅读以下图片
(1)请将汉朝和唐朝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地方用字母标注在图片二中(A代表汉朝,B
代表唐朝)。并举一例汉代和唐代与欧洲文明之间友好关系的事件。(4分)
材料四:华夏文明在16世纪以后经历了特殊的发展变化过程。一方面,人类文明史上
这棵“最长寿的”文明“老树”,在连续、未间断地发展了五千年后仍然绽出新枝,并继续同世界其他文明,特别是欧洲文明进行着频繁的交往,表现出一个强势文明特有的生命力。另一方面,18世纪末叶以后,这个古老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武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材料四所说“频繁交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2分)结合近代前期(1840年
—1919年)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简要说明中国是如何应对“咄咄逼人”的西方工业文
明的?(6分)
材料五: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纷纷要求支持以色列的西方
国家改变对以色列的庇护态度,决定利用石油武器教训西方大国。10月16日,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提高石油价格,第二天,中东阿拉伯产油国决定减少石油生产,并对西方?发达国家实行石油禁用。……两个月后,到1973年底,石油价格……提升3~4倍。
第四次中东战争于1973年10月26日全都结束了……埃及总统萨达特在1977年11月,做出了史无前例的举动——前往以色列访问,成为了第一个访问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人(这同时也等于承认了以色列的存在)。
(3)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拉伯国家的油战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在强
调文明多元化和民族化的今天,你认为不同文明之间应如何相处?(4分)
参考答案:
(1)汉代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唐代最远到达波斯湾。(2分)举例:汉代:166年大秦王派使者来中国,把礼物送给汉桓帝;唐代: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传入中国,对中国影响很大(2分)
(2)现象:“西学东渐”(2分)
应对挑战:①开明地主阶级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力图挽救统治危机,开始了经济、国防、教育近代化的历程。(2分)②民族资产阶级引进西方先进的政治文明成果,通过维新改良、民主革命及掀起新文化运动力图改造封建专制制度,谋求民主政治,开始了政治民主化的探索。(4分)
(3)影响:加速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结束;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入滞涨阶段;增强了产油国的经济实力。(4分。答出两点可以得4分。) 认识:历史上文明之间的交流是各个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同时,不断吸收其他文明的精华;要有宽容心态理解和尊重人类社会不同文明等。(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城市建筑和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是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国事会议的地方。万人大礼堂是人民大会堂的主体建筑,平面呈扇形,所有的座位都可以看到主席台,礼堂顶部有一个巨大的红五角星……大会堂内还有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名称命名、富有地方特色的厅堂。
问题:
(1)请从材料一、二提取历史信息,分析北宋“皇帝居住和办公之处”所处的地理位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本质特征?
(2)与唐朝相比,北宋商品经济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请从图一和图二提取历史信息,说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对科技和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和地位。
(4)根据第(1)问和第(3)问的信息分析人类政治文明史发展的趋势。
参考答案:(1)变化:①居于城市中心位置。 ②被其他部门与城墙重重包围。
特征: ①皇权专制(至上)、等级森严、中央集权。
(2)出现了夜市、打破坊市界限、出现专门市场。
影响:出现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理学兴起、书法艺术更具个性化、民间风情画出现、宋词盛行、说书艺术流行、出现瓦肆等等
(3)原则:民主集中制。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昭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了。
(4)由专制到民主。
本题解析:(1)本问考查从图片中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理位置的变化可直接由图片中提取信息,分析其反映的本质特征时注意结合自秦开始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以及皇帝制度的发展;(2)注意唐朝“坊市”界限的严格、北宋时期坊市界限的打破、夜市的出现以及专门市场瓦肆的出现可说明题中观点的正确性;分析其对北宋科技和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时注意联系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的相关内容;(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4)从专制到民主是全人类政治文明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