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1 04:30:33
1、判断题 《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东京(今开封)“茶坊每五更点灯”,“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 这一生活场景表明当时
A.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B.商业活动不受时空限制
C.市民均以喝茶为消遣
D.朱雀门外是茶叶集散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茶坊每五更点灯”反映的是宋代的夜市的情况,夜市最早出现在宋朝。材料“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反映的是商品经济发展打破了坊市的界限。故选B。A项只是说了一个方面的内容;CD项是片面理解了材料的中心意思。
点评:题的考查的是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农业上表现为农业的商品化程度高,经济作物的普遍种植;在城市,打破了坊市的界限,不仅出现了夜市,也出现了一些迎合市民需求的娱乐场所。除此之外,还要掌握北宋城市发展的状况等。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元稹的《估客行》中说: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盛。……经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唐代诗人姚合有诗曰: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击做商贾。
材料二? (明朝)出现了许多地方性的商人资本集团,如山西商人、徽州商人、关陕商人、洞庭商人,江西商人、闽浙海商,龙游商人、武安商人等。这些商人资本集团十分活跃,足迹遍及南北和边陲、海外,不避间关险阻,鳞次辐辏于各地市场、所贸易者包括田亩之获,布帛之需,各种器具珍玩,山海宝藏。这些商人集团都积累有相当的资本,如徽州商人资本有至百万者,拥有二三十万者只能称为中贾。嘉靖年间有号称天下十七家首富者,其中商人占七家。
材料三? (清朝嘉道时期)苏杭地区纺织工场共有织机千张以上,最大的机户拥有五六百张,广东佛山的纺织手工作坊已有Z500家。全国各地雇佣工人的数量大量增加,当时景德镇的工匠多达l0万人,从荆州到重庆之间的纤夫也有十多万人,广州的织工达三四万人。这些手工业工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劳动者基本已经脱离了农业生产,靠领取日薪或月薪生活。
(1)通过材料一能够得出唐朝商业的哪些信息?
(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商业的特点。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经济中的什么现象?进入近代以来,该经济现象的历史境遇如何?
参考答案:
(1)商品丰富;长安非常繁荣;商人众多,商人活动范围大、商业规模大。
(2)明代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商业资本发达.出现了许多地方性的商人资本集团。
(3)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为近代经济发展孕育了力量,但是伴随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严重摧残。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唐、明、清三个重要朝代商业和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解答时考生要注意围绕问题充分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第(1)问,从材料一中的交易内容来看,有玉、马、鹦、布火浣、锦等,说明当时商品交易内容非常丰富;“经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说明了唐朝商人活动范围大以及长安城在商业中的重要地位;“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说明商人众多。第(2)问,材料二开始就强调明朝出现了许多地主性的商人资本集团,后用大量的例子说明,故答(2)问答案很容易得出;第(3)问,材料三“机户”、“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劳动者”等重要信息体现了资本主义主义萌芽下的一种新型剥削关系,但后来由于列强发动侵略战争,使得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最终夭折。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市署是唐朝在长安和洛阳设立的管理市场的机构,主要管理财货交易和度量器物,有责任辨别商品的真伪和轻重,市署的主要官员为“令”。对上述信息分析不正确的是(?)
A.唐代长安、洛阳商业发达
B.唐朝政府加强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
C.唐代市场管理借鉴了汉代的一些做法
D.商业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宋代市民日常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在宋代东京的普通市民,做不到
A.去瓦舍勾栏欣赏各种表演
B.偶尔去吃一碗宋嫂鱼羹
C.和朋友们一起逛夜市
D.跟随郑和船队一起到西洋游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重庆湖广会馆(又名禹王庙,见右图),坐落于长江边上,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湖南和湖北富商、乡绅为联络乡谊而捐资兴建。其对于历史研究的价值表现在
①中国古代建筑史②清代商贸史
③佛教文化史④清代商帮的发展史
[? ]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