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1 04:02:50
1、判断题 戊戌变法将使大小官员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 这是因为变法规定
A.准许臣民上书言事
B.提倡投资设厂
C.废除八股取士
D.撤并闲散衙门、冗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涉及的是在戊戌变法中失业人数增加的现象,这是因为戊戌变法中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的结果,所以D项正确;A、B、C项不是对现象的解释;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但见识深浅大不相同。
——《中国全史》
(1)依据材料一,分析戊戌变法出现的历史根源。(2分)
材料二: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次变法的内容涉及哪些方面?(不得摘抄原文)并结合所学指出这次变法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4分)
材料三:(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康有为等维新派和光绪,从和平变法开始,却逐步走向武装政变之路,铤而走险,最后归于失败也就无可避免了……改革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因此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力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材料四: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
——《梦蕉亭杂记》
材料五:维新党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举世都为之震动。比起这个青年的中国来,就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也瞠乎其后。
——《字林西报》
材料六:百日之间,维新之诏,联翩而下,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
——黄鸿寿《清史记事本末》
材料七: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 》
(3)据材料三、四、五、六,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你认为材料七中对于变法失败根本原因的认识,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4分)
材料八?“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材料九?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4)材料八、九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2分)
(2)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政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4分)。
(3)缺乏斗争策略(或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紧急关头铤而走险,企图武装政变;对改革缺乏周全设计;缺乏群众基础;过于激进,激化矛盾;急功近利、急于求成。(6分)正确;(1分)说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3分)
(4)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影响其后历次革命运动;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宣传西方民主思想;促进民族意识觉醒。(5分,任答3点即可)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分析、理解、判断能力。题中材料一、二、三分别介绍了戊戌变法的历史根源、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失败的主要因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归纳概括。
(1) 材料一指出: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这说明戊戌变法的根本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
(2) 发展农工商业——经济方面;训练新式陆海军——军事方面;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废除八股文——教育方面;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政治方面。回顾所学知识,概括戊戌变法最主要的作用。
(3) 依据材料三、四、五、六的关键信息,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从和平变法开始,却逐步走向武装政变之路,铤而走险”;“没有周全的设计”;“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力反对”;“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材料七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导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符合史实。
(4)“现代化”指的是人类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历程,它包括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工业化以及思想的理性化等。联系戊戌变法的意义,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概括“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当社会改革露出端倪时,改革的拥护者并非那些无知的或不分是非的人,而是属于这样的人,即他们敢于独立思考,并能从商业的观点预测到大清国未来除非融入世界其他民族的发展行列,否则可能发生巨大的政治灾难。改革派的最大弱点是在做出政治判断时缺乏实践经验作为依据。他们试图在朝廷或人民都没有做好准备工作的情况下就立即推翻大清国延续已久的古老秩序,或者在现实政治斗争中非常不善于利用人们对既有体制的反对。要知道隐藏在这种反对的背后,人们的内心都憋着一股劲儿,并且人民的情感会被广泛地唤醒.而只有这种状况真正出现时,才会对改革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这是非常有利益的。他们既不准备接受人民所能发挥的这种作用,又不准备发动人民,以让人民知道他们的奋斗与牺牲,是为着国家和民族民族利益着想,因而应该受到人民的支持和尊重。
——1900年12月23日美国《纽约时报》
(1)材料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融人世界其他民族的发展行列”是指什么?(4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评价文中的观点。(8分)
参考答案:(1)戊戌变法;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发展民族资本主义。(4分)
(2)有合理之处但不够全面。(2分)作者肯定了维新派政治经济主张的进步性;指出了由于维新派缺乏实践经验、不敢发动群众造成了变法的失败。但没有看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反动力量强大是造成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长时间以来,关于戊戌变法是保守的观念,影响广泛而深巨。……近20年来,有学者认为:从中国近代化进程视角来看,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不可或缺的历史环节。……时下又流行一种意见,戊戌变法打断了洋务运动的进程,使中国丧失了一次走向近代化的机会,乃至指责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激进主义”的带头羊。
——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
请回答:
(1)材料一把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的理由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概括史学界对戊戌变法的评价先后有哪几种观点?(6分)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用史实说明你的理由。(8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研究者观点不同的因素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2分)
(2)保守;近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环;激进。(6分)
保守:借助儒家思想;单纯依靠皇帝;不敢发动群众。
近代化不可或缺:开国会、定宪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宣传民主思想。
激进: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缺乏改良的社会基础;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充分思想动员。
(只能选其中一个方面赋分,观点2分,理由6分)
(3)政治因素;时代发展;史学方法论(史学发展)。(2点即可得4分)
本题解析:
(1)据材料一回答,“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的思想观念”,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2)材料二中史学界对戊戌变法的评价先后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关于戊戌变法是保守的观念;第二种观点,从中国近代化进程视角来看,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不可或缺的历史环节;第三种观点,指责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激进主义”的带头羊。考生可以任选一种观点进行论述,注意需论据充分,论证严谨。
(3)对于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研究者会有不同的看法。研究者的阶级立场不同、时代和历史学的发展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研究者观点不同。
点评:维新派进行变法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救亡图存,虽然戊戌变法没能完成自强的目标,但它仍具有重要的爱国救亡意义,它把民族救亡意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戊戌变法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从此,民主主义成为汹涌的社会思潮,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戊戌变法是第一次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政治变革运动,它并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一次质的飞跃。洋务运动仅仅是为了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而戊戌变法则是要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代表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戊戌变法失败的标志是
[? ]
A.慈禧囚禁光绪帝
B.顽固势力取消新政措施
C.戊戌政变
D.“戊戌六君子”被屠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