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新思想的萌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7-11 03:52: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晚清时,一些学者发表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曾廉认为,“中国一切皆非为制度之不良,而但为人心之败坏而已”。叶德辉说:“与其言变法,不如言变人。”徐致祥认为“变人”之道无他,只须给皇帝开经筵讲理学就行,因为孟子说过“一正君而国治矣”。下列主张与三人思想一致的是
A.“托古改制”
B.“变者古今之公理”
C.“祖宗之法不可变”
D.“中体西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材料中的“中国一切皆非为制度之不良”、“与其言变法,不如言变人”、“只须给皇帝开经筵讲理学就行”、“一正君而国治矣”可以看出这些主张都没有说到要变祖宗之法,实际认为只是中国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出了问题,“人心”改变一下足矣,故选择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中写道:“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中国试图赶上这次发展的机遇,但最终失败。”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清末“新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在中国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到19世纪90 年代失败,没有使中国富强。B、C、D三项都是政治运动,与材料不符,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西方列强的侵略
B.利玛窦的推动
C.抵抗派的宣传
D.洋务派的推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部(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哪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想的萌发突出地反映了?
[? ]
A.民族危机与封建统治危机加重
B.先进知识分子提倡程朱理学
C.有识之士突破了封建制度禁锢
D.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