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维新思想》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7-07-11 03:06: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井上毅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具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自台湾事后(即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态,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 大借洋款,以举庶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四 使戊戌政变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
——胡适《留学日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维新派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雷颐说:晚清的悲剧就在于没有大灾难,统治者就不会主动变革,非要在一场大灾难以后才不得不变革。下列促使清政府进行首次政治改革的是订
[? ]
A.鸦片战争失败?
B.太平天国运动冲击?
C.甲午战后危局?
D.《辛丑条约》签



4、判断题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
B.变法得到了农民阶级的支持
C.《定国是诏》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D.变法规定废除科举,改试策论



5、选择题  孔子以爱人之心协调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主张是
A.克己复礼、贵贱有序
B.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C.存天理,灭人欲
D.兼爱、非攻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