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维新思想》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7-11 03:06: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通过《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早期维新派认为“习兵战不如习商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这实际上是主张
[? ]
A.实行君主立宪制
B.独立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C.仿效西方,实行变法
D.与西方国家进行战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不可能赞成的主张或观点是
A.农民运动糟得很
B.中国共产党人应掌握领导权
C.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
D.农民武装起义来进行土地革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雏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这体现在……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为稍后而起的戊戌维新运动作了重要准备。
——《中国全史》
(1)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变法出现的原因。(3分)
材料二?下图为某同学学习了“戊戌变法”后,对基础知识进行的总结概括。

(2)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出哪些与戊戌变法有关的知识信息?(6分)
(3)有人认为,戊戌新政颁布的一切法令,除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是失败的;也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戊戌变法有特别的意义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功不可没。你同意哪种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3分)


参考答案:(1)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兴起与传播(3分)
(2)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维新派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戊戌变法的直接目的是救亡图存;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戊戌变法结果失败;戊戌变法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6分)
(3)第一种:没有实现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初衷。(3分)
第二种: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冲击了中国传统政治体制。(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材料二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
?——《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材料一所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其实质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的主张在戊戌变法法令中是怎样体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说明百日维新的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中心论点:变法最重要的在于变官制。实质内容: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君民共治。
(2)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在各地成立中小学堂等。
(3)“悉迭天听”证明了“官民上书言事”得到了一定的印证;但不是“人人封章……举国欢蹈”,因为维新改良运动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4)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并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可能性,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