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3-05 23:07: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展进程从一国到多国
B.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
C.促进电力、交通、化工等部各部门的大发展
D.科学家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使得出现垄断组织;C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被称为“电气时代”;D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A表述不对,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开展。
点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些工匠并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因此,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比如,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是个钟表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第二,第一次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实现了手工工场制度向工厂制的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
第三,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在英国的带动下,其他国家也开始了工业革命,但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时期,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发明,但是,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中有不少出现于德国、美国,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钱乘旦对英国有这样一段精彩的阐述:它留下的遗产是不可计量的,没有近代的英国,就没有现在这个世界……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现代文明。以下属于英国开创的“新的文明”的是
①确立君主立宪制?②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③开展工业革命?④首倡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英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制定《权利法案》 ,逐步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和资产阶级代议制;英 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 并首倡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极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故①②③④都是英国开创的“新的文明”。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步入近代后,大西洋沿岸地区的一些国家成为世界历史舞台上的主角。
请回答:
(1)16世纪前后,大西洋沿岸地区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它反映了世界历史怎样的发展趋势?
(2)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大西洋两岸的主要国家在经济领域里发生了什么重大变革?这次变革对世界市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简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格局和世界格局产生何种影响?


参考答案:
(1)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运动。反映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
(2)工业革命。影响: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国际贸易交流;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逐步确立;初步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
(3)共同因素: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发展垄断资本主义;国际间经济联系与合作的加强。影响:形成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经济的发展,(1)根据题目中的时间可以知道此时期的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和在思想领域的文艺复兴或者宗教改革,当时世界是向资本主义转型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的潮流(2)在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的经济领域是工业革命,然后答出工业革命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科技方面的影响即可,(3)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主要是指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涉及的是科技革命,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国家间联系的加强,然后答出其影响即可,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607年,100多名男子乘三艘帆船从大不列颠起航,远涉重洋,登上大西洋彼岸,从此,这片土地开始在剑与火中孕育一种崭新的文明。”其中崭新的文明是指
[? ]
A、民族矛盾产生并且激化
B、资本主义制度的拓展
C、启蒙思想到广泛传播
D、国家的形成和不断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0分)工业文明兴起后,人类社会历史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跨越。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
——《<大航海时代的OL >揭秘16世纪的中西贸易之路》
(1)材料一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结合所学评价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4分)
材料二?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发展是指与生产力不断提高相适应的各民族、各地区交换、交往的增长,闭塞和隔绝状态的突破,文化的扩散和汇合。
——舒小昀《边缘与中心的变动:英国现代化模式探析》
(2)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论证材料二的观点。(2分)
材料三?在19世纪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数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2分)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对那些富裕的居民来说,中国入世的好处随处可见:进口的奔驰更加便宜,沃尔玛的商品更加丰富……但也并非都是赢家,农产品进口关税减低,许多农民的生计变得艰难……
——人民网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进行了怎样的努力?(2分)


参考答案:(1)内涵的体现: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商品贸易种类的增多;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任答两点得2分)
影响: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分)
(3)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2分)
(4)努力:对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加入WTO。(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文字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结合所学从商业革命的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新航路开辟对人类文明、世界市场但呢个角度综合分析作答。第(2)问属于观点论证题,依据材料二中“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发展是指与生产力不断提高相适应的各民族、各地区交换、交往的增长,闭塞和隔绝状态的突破,文化的扩散和汇合”的观点,从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角度思考作答即可。第(3)问对应材料三,依据材料三“在19世纪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数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等信息从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的角度思考作答。第(4)问对应材料四,从材料四中“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对那些富裕的居民来说,中国入世的好处随处可见”的信息从对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外加入WTO的角度思考作答。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