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六)

时间:2017-03-05 22:44: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 ]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信仰得救;致良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近代人文主义之所以最早出现在意大利,从根本上取决于(?)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B.封建教会的思想压制
C.意大利丰富的人才结构
D.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的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近代科学的兴起
B.新航路的开辟
C.英、法等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皮科在其《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讲》中反复强调,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使人容易观察到世界的一切;同时,上帝在用其法则去限制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时,却赋予人自由意志,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据此判断,皮科应是

[? ]


A.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
B.宗教改革的领导人
C.启蒙运动时代的思想家
D.近代科学的奠基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哈佛大学图书馆内有副对联“文明新旧能相宜,心理东西本自同”,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空上的传承与交融。阅读材料:(12分)
【材料一】?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民国成立这十年来,政治现象诚然令人呕气,但我以为不必失望。从甲午、戊戌到辛亥,多少仁人志士,实在是闹得疲筋力倦,中间自然会发生一时的惰力。但我想这时代也过去了,………从新觉悟,从新奋斗,后方的战斗力,更是一天比一天加厚。在这种形势之下,当然有一番新气象出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三】?世博会是人类文明成果荟萃的盛会。蒸汽机、电灯、电视、汽车、飞机、航天器……这些重大发明正是通过世博会传遍了世界,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曾以抚摸方式参观了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她在书中写道,如果给她三天光明,她要把最宝贵的第三天留给博物馆,对整个世界做匆匆一瞥,看人类进步的艰难曲折,看历代兴衰和沧桑之变。
——温家宝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论坛上的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的精神核心。?希腊人和中国古代的先哲们的活动有何相通的地方?(3分)
(2)据材料二说明“后方战斗力一天比一天加厚”(指民主力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当时的思想政治领域中“一番新气象”的具体表现。(5分)
(3)据材料指出,世博会对世界经济全球化产生了怎样的促进作用?(2分)
(4)历史经验表明,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请说明当今社会有哪些有利于人类文明交流和促进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因素。(2分)


参考答案:(1)人文主义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1分)
以人为本,关注社会。(或者是都以人和人类社会对主要研究对象)(2分)
(2)原因: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民主科学等先进思想的传播;
中国民众的进一步觉醒。(答出两点即可,2分)
表现: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答出三点即可,3分)
(3)作用:推动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科技与发明,改变人类生活。(任意两点2分)
(4)有利因素:交通、通讯手段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人类交流越来越便利;
两极格局解体,意识形态冲突程度减弱;
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答出两点即可,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