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商业的发展》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7-03-02 09:35: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假如你到宋朝的汴京旅游,下列情况不会出现的是:
A.可在夜市选购商品到三更半夜
B.饿了可在客舍附近购买食品充饥
C.白天可到城郊用纸币购买瓷器
D.可以去会馆看望同乡友人



2、判断题  明朝冯梦龙在《三言两拍》里有很多关于社会现象的描写。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杨八志(陕西商人)与李氏商议道:“我年近三旬,读书不就,家事日渐消乏。祖上原在闽、广为商,我欲凑些资本,买办货物,往漳州商贩,图几分利息,以为赡家之资,不知娘子意下如何?”该材料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B.科举制度阻碍商业的发展
C.重农抑商的社会风气深入人心
D.商业活动改变着人们观念



3、判断题  《喻世明言》中有这样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A.政府推行“工商皆本”政策
B.宋朝商品经济发达
C.商人有当官的超前理念
D.商人的地位不断提高



4、判断题  1973年江陵凤凰山汉墓出土的“中贩共侍约”木牍记载:“□□(年)三月辛卯:中贩长张伯、石兄、秦仲、陈伯等十人相与为贩约,人贩钱二百,约二。会钱备,不备勿与同贩,即贩直行共侍(持)。非前谒,病不行者,罚日卅……”这张侍约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 ]
A.西汉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商业贩运贸易 ?
B.西汉商人贩运贸易活动不受政府限制 ?
C.商贩合伙经营在西汉民间较为常见 ?
D.商人诚信经营意识和职业道德开始建立



5、判断题  《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